今天下午,在午睡起來后,姐妹兩興致勃勃地問我什么時候可以出去散步。我在腦中過了一下姐姐的功課今天只完成了計算和鋼琴,剩余閱讀、練習等等都沒做。而且1個小時之后還有英語網課。于是忍著怒氣問姐姐:今天你的功課都做完了嗎?還有什么沒做?你準備什么時候才做?做完這些事需要多久你計算過嗎?
姐姐囁嚅著答不上來。我怒氣沖沖,暑假都過了大半了,你每天都這樣,不催不做,推一推,動一動,怎么一點自覺性都沒有呢?失望之情小孩都能看出來。
于是,戶外活動再一次取消。
晚飯后,姐姐告狀,媽媽你看,妹妹在偷吃冰塊!我眼光一掃,抓住躲在角落的妹妹。“妹妹,可以吃冰塊嗎?”我問。妹妹立即辯解,我只是舔一下呀。哎,三歲不到就出落的伶牙俐齒。(是長期在于姐姐的互動中增長出的智慧。)
隨后,姐姐見我對妹妹玩冰塊的處罰不夠嚴厲,立即興奮的拿起一個玩具杯也要去裝冰塊。我說不許。讓你做功課推三阻四,可是一見有的玩立刻去做balabala。可是她繼續一邊聽一邊裝冰塊。我厲喝,不許拿。她看看苗頭不對,又把冰塊倒回冰格。我又叫起來,拿出來的冰塊還能放回去嗎?已經被污染了知道嗎?趕緊拿出來!她默默地拿出來,一副不知所錯的模樣。我追了一句,知道這些拿出來的冰塊現在應該放到哪兒去嗎?她朝著水斗反方向走著。我忍不住喊,倒到水斗去。她轉身去把冰塊倒入水斗。
整個過程我都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直到爸爸在一旁做好人。好了,不要苛責她了。她才6歲呀,你6歲的時候在做什么。姐姐的表現已經很好了。我氣急,但又不便在女兒面前與他爭執。于是閉口生悶氣。
一會兒。姐姐帶著哭腔的開口了。媽媽,你知道我為什么每次都不想做功課嗎?其實你布置的那些功課我都喜歡的。但是一想到做功課就要自己一個人去做我就不想去。我想跟你一起做,我喜歡有人陪著我。我不想一個人。
我的心一下子軟下來。我的寶貝女兒。多愁善感黏人的女兒。
她所要的只是媽媽的陪伴。她還沒有很大,所做的一些對我的反抗只是因為她還是個小孩,需要很多愛的小孩。
我抱歉地抱起她,對不起寶貝。原來你只想要媽媽的陪伴。我現在知道了,以后做功課我保證不讓你一個人了,爸爸或媽媽起碼保證有一個人陪著你好嗎?她滿意的依偎在我懷里做小寶寶。
其實我的內心也是很糾結的,一方面知道她也只是小孩,又一方面,因為有更小的妹妹的襯托,我總習慣性的將她當大姐姐,甚至是我的助手看待。平心而論,她在家庭中對我的幫助已經超過豬隊友了。
例如。暑假開始,我要求她學會自己洗澡,因為她馬上就是小學生了,應該學會自己洗澡。可是她除了自己洗澡,整個暑假,都是她幫我給妹妹洗澡。我一下子從給3個人洗澡的忙碌中解脫到只要自己洗就好了。
我晚上睡的晚,早上起不來。現在暑假,我早飯也不做了,提早準備好面包,或者隔夜預約各種粥。早上8點起來給他們在桌前放好就去睡我的回籠覺。而給妹妹換睡衣,陪玩看電視,都是姐姐在做。而且還貼心的把房門給我關好,怕吵到我睡覺。每天我都可以睡到自然醒。當然另一方面,我睡懶覺沒人管他們,他們就是自由的,想玩什么都可以。
妹妹開始漢語英語的啟蒙。帶著妹妹玩小游戲的也是姐姐。給妹妹讀簡單讀物的,也是姐姐。
回顧姐姐自己的功課。真的,只要我陪著做,她從來沒有抗拒的說不的。在學習上,基本上給什么學什么。除了她自由的思想經常跑出來要天馬行空,對某些內容接受有些緩慢,愛哭,黏人之外好像真沒什么缺點。
而我卻一再地高要求她,把她提高到我的高度。我的確苛求她了。
回想在她嬰兒時的那段時光,我對她只有慢慢的愛而沒有這么多的要求。我想我需要做些調整,不把她當大小孩,繼續當小小孩來寵。不然等她再大一點,真怕一切都來不及了。
記錄,自勉。
而我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