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蘇集》4月5日誦讀內容

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重語也。

[[同一譫語,而有虛實之分,邪氣盛則實,言雖妄誕,與發狂不同,有莊嚴狀,名曰譫語,正內容氣奪則虛,必目見鬼神,故鄭重其語,有求生求救之狀,名曰鄭聲,此即從譫語中分出,以明譫語有不因胃實而發者,更釋以重語二字,見鄭重之謂,而非鄭重之音也,若造字出於喉中,與語多重復叮嚀者不休等義,誰不知其虛,仲景烏庸辨。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其隨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血室者,肝也,肝為藏血之臟,故稱血室,女以血用事,故下血之病最多,若男子非損傷,則無下血之病,惟陽明主血所生病,其經多血多氣,行身之前,鄰於衝任,陽明熱盛,侵及血室,血室不藏,溢出前陰,故男女俱有是證,血病則魂無所歸,心神無主,譫語必發,要知此非胃實,因熱入血室而肝實也,肝熱心亦熱,熱傷心氣,既不能主血,亦不能作汗,但頭有汗,而不能遍身,此非汗吐下法可愈矣,必刺肝之募,引血上歸經絡,推陳致新,使熱有所洩,則肝得所藏,心得所主,魂有所歸,神有所依,自然汗出週身,血不妄行,譫語自止矣,按、畜血便膿血,總是熱入血室,入於腸胃,從肛門而下者,謂之便血膿血,蓋女子經血出子戶,與溺道不同門,男子精血溺三物,內異道而外同門,精道由腎,血道由肝,水道由膀胱,其源各別,而皆出自前陰。期門肝之募也,又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太陰陽明為表裏,厥陰少陽為表裏,陽病治陰,故陽明少陽血病,皆得刺之。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人之十二經脈,應地之十二水,故稱血為經水,女子屬陰而多血,脈者,血之府也,脈以應月,故女子一月經水溢出,應時而下,故人稱之為月事也,此言婦人適於經水來時,中於風邪,發熱惡寒,此時未慮及月事矣,病從外來,先解其外可知,至七八日熱除身涼,脈遲為愈,乃反見胸脅苦滿,而非結胸,反發譫語而非胃實,何也,脈遲故也,遲為在藏,必其經水適來時,風寒外來,內熱乘肝,月事未盡之餘,其血必結,當刺其募以瀉其結熱,滿自消,而譫語自止,此通因塞用法也。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則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下焦,必自愈。

[[前言中風,此言傷寒者,見婦人傷寒中風,皆有熱入血室證也,然此三條,皆因譫語而發,不重在熱入血室,更不重在傷寒中風,要知譫語多有不因於胃者,不可以譫語為胃實而犯其胃氣也,發熱不惡寒,是陽明病,申酉譫語疑為胃實,若是經水適來,固知熱入血室矣,此經水未斷,與上條血結不同,是肝虛魂不安而妄見,本無實可瀉,固不得妄下以傷胃氣,亦不得刺之令汗,以傷上焦之陽,刺之出血,以傷下焦之陰也,俟其經盡,則譫語自除,而身熱自退矣,當以不治治之。熱入血室,寒熱如瘧而不譫語者,入柴胡證。右論陽明譫語脈證。


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重語也。

[[同一譫語,而有虛實之分,邪氣盛則實,言雖妄誕,與發狂不同,有莊嚴狀,名曰譫語,正內容氣奪則虛,必目見鬼神,故鄭重其語,有求生求救之狀,名曰鄭聲,此即從譫語中分出,以明譫語有不因胃實而發者,更釋以重語二字,見鄭重之謂,而非鄭重之音也,若造字出于喉中,與語多重復叮嚀者不休等義,誰不知其虛,仲景烏庸辨。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其隨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血室者,肝也,肝為藏血之臟,故稱血室,女以血用事,故下血之病最多,若男子非損傷,則無下血之病,惟陽明主血所生病,其經多血多氣,行身之前,鄰于沖任,陽明熱盛,侵及血室,血室不藏,溢出前陰,故男女俱有是證,血病則魂無所歸,心神無主,譫語必發,要知此非胃實,因熱入血室而肝實也,肝熱心亦熱,熱傷心氣,既不能主血,亦不能作汗,但頭有汗,而不能遍身,此非汗吐下法可愈矣,必刺肝之募,引血上歸經絡,推陳致新,使熱有所泄,則肝得所藏,心得所主,魂有所歸,神有所依,自然汗出周身,血不妄行,譫語自止矣,按、畜血便膿血,總是熱入血室,入于腸胃,從肛門而下者,謂之便血膿血,蓋女子經血出子戶,與溺道不同門,男子精血溺三物,內異道而外同門,精道由腎,血道由肝,水道由膀胱,其源各別,而皆出自前陰。期門肝之募也,又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太陰陽明為表里,厥陰少陽為表里,陽病治陰,故陽明少陽血病,皆得刺之。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人之十二經脈,應地之十二水,故稱血為經水,女子屬陰而多血,脈者,血之府也,脈以應月,故女子一月經水溢出,應時而下,故人稱之為月事也,此言婦人適于經水來時,中于風邪,發熱惡寒,此時未慮及月事矣,病從外來,先解其外可知,至七八日熱除身涼,脈遲為愈,乃反見胸脅苦滿,而非結胸,反發譫語而非胃實,何也,脈遲故也,遲為在藏,必其經水適來時,風寒外來,內熱乘肝,月事未盡之余,其血必結,當刺其募以瀉其結熱,滿自消,而譫語自止,此通因塞用法也。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則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下焦,必自愈。

[[前言中風,此言傷寒者,見婦人傷寒中風,皆有熱入血室證也,然此三條,皆因譫語而發,不重在熱入血室,更不重在傷寒中風,要知譫語多有不因于胃者,不可以譫語為胃實而犯其胃氣也,發熱不惡寒,是陽明病,申酉譫語疑為胃實,若是經水適來,固知熱入血室矣,此經水未斷,與上條血結不同,是肝虛魂不安而妄見,本無實可瀉,固不得妄下以傷胃氣,亦不得刺之令汗,以傷上焦之陽,刺之出血,以傷下焦之陰也,俟其經盡,則譫語自除,而身熱自退矣,當以不治治之。熱入血室,寒熱如瘧而不譫語者,入柴胡證。右論陽明譫語脈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右論調胃承氣證。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小便數,大便因鞕者,小承氣湯和之愈。 [[此亦太陽之壞病,轉屬陽明...
    美君閱讀 415評論 0 1
  • 右論陰陽結證。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
    美君閱讀 337評論 0 1
  • 少陽脈證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太陽主表,頭項強痛為提綱,陽明主裏,胃家實為提綱,少陽居半表半裏之位,仲景...
    美君閱讀 281評論 0 1
  • 傷寒五六日,頭痛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鞕,脈沉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也,脈沉亦在裏也...
    美君閱讀 347評論 0 1
  • 致命啊 這種孤獨 誰來治愈 血淋淋的傷口 誰來撫摸 我不要求太多 只想要一個擁抱 一個擁抱就好
    半畝人閱讀 102評論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