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很累,家長怎么辦?

辦公室里,孩子永遠是談資之一,今天又扯到生孩子身上。

阿雅對我說:“你真勇敢,敢要二胎。”

我說:“一個孩子太孤單,給他要個伴,我自己就累點。”

MATA插了一句:“為啥非得生孩子???我堅持丁克?!?/p>

辦公室里瞬間分成兩派,80后基本已經都有孩子了,自然支持人要生孩子。大部分90后站到丁克一方,認為孩子是個累贅,兩個人過得舒服就行。

論戰持續了好一會,僵持不下。其實無所謂誰對誰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身邊很多人都是認為該要一個孩子的,但是他們又往往不想要第二個,因為養育的成本太大了。對于這些人來說,上班仿佛成了休息的場所,回家陪孩子比上班還累,我就親眼看身旁的斌哥總是閉目養神。這可能就是孩子甜蜜負擔稱呼的來源吧。

回家陪孩子,就失去了二人世界,失去了假期,告別了懶覺,出門要背一個大包,去飯店必須考慮孩子。所有的這些都讓你心煩,而孩子就是你心煩后的出氣筒。如果這樣,還真不如學丁克,不養吧。

今天奶奶吐槽說,孩子越大越不好帶了,不像小時候那么聽話。

媽媽也順著說,現在太能磨人了,稍不滿意就哭鬧。

作為寶爸,聽了以后我很心酸,也很著急。心酸是孩子這樣的性格就是這樣一句一句的抱怨養成的,著急是自己能力不夠,不能在家里推廣更好的育兒經。

每當這時,我都想推開她們,說我自己來帶,卻總被一句“你不行”否定了。

所以我急切的想知道,帶孩子很累,家長怎么辦?又到了開啟元認知的反思時間了。

1. 從字面上理解,找個帶孩子不累的方法。

帶孩子很累,先想想我們為什么累?

孩子想自己吃飯,我們非要喂,怕孩子摔碗,弄臟桌子和地面。然后還非說孩子不聽話不好帶,真的是孩子難帶還是我們在給自己找麻煩?

今天寶寶和奶奶又鬧了一場,源于寶寶想帶著被子洗澡。看似不可理喻,但是寶寶有她的道理。

家里一直管寶寶叫小美人魚的,她也很高興成為美人魚。以前每次她洗完澡都會用被把她包起來,讓她裝成美人魚。今年夏天,特意帶她去海底世界,她就對表演中的美人魚印象深刻。

在她的腦海里,包個被她就成了美人魚,美人魚是可以游水的,為什么不能包著去洗澡,她只是想用美人魚的形態玩水罷了。

可是我們家長只考慮到被子會濕,晾起來很麻煩,為什么不讓她嘗試下呢?費一點點晾曬的功夫,讓她多明白一個道理,以后就不用每天為此爭吵了,其實更省力對不對。

2.帶孩子雖然很累,但要善于發現積極情緒

對待孩子更要小心,因為他們脆弱,敏感,我們不經意的話也會傷了他們的心。其實家長都是愛孩子的,我們也時常體會帶孩子的樂趣,為什么不去想事情積極的一面,然后把這些積極情緒傳遞給寶寶呢?

上面我們選擇了輕松的帶娃法,這樣會更多的面臨熊孩子的挑戰,比如把飯撒滿地,比如洗手弄得衛生間發水。我們是不是可以看到孩子已經掌握了自己吃飯的能力?自己洗手的能力?夸獎他,親親他,比訓斥更好,不要為了批評忽略寶寶的進步,看到這點滴的進步,我們才會更開心快樂。

3.寶爸要積極參與,爭奪教育的話語權

親愛的寶爸們,你們有沒有吐槽過自己媳婦多么不靠譜嗎?出門不認路,沒有大局觀,看不到未來的機會等等等等。那么你就甘愿讓寶寶被這樣“不靠譜”的媽一手帶大嗎?

英語里有一句話”HAVE A SKIN IN THE GAME“,翻譯過來叫”這就是玩真的“。用在這就是,你不參與教育,就永遠沒有教育的話語權。

知道培養閱讀興趣的重要性吧,那么是不是可以每天犧牲一句《王者榮耀》的時間給孩子讀繪本,不要只聽音頻或相信寶媽,音頻沒有親和力,寶媽缺乏想象力,相信自己吧。

知道運動的重要性,每天出去跑步時帶上你家娃吧。讓他和你一起跑,前天跑步時就看到這么一對父女。小姑娘也就5~6歲,跟著老爸至少跑了3公里。

還有說好的終身學習呢?回家放下手機,放下電子書,回歸書本和寫作,帶著他一起學習。這樣他才能愛上學習,而不是當成負擔。

上面這些,你老婆可能不理解。但是,你不去做,不去爭,你的孩子也一樣不會理解的。教育孩子,是要爭的,這樣的生活,你也不會感到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