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曹全碑集字作品》師資體驗班順利開班,吳教授把本次課程定位為”體驗班“,今天是第一課:體驗班體驗什么?我跟著課程做旁聽生,很認真的看了兩遍視頻,又看復(fù)習了一遍吳教授的兩篇博文:
視頻的內(nèi)容和博文略有不同,講的都很深刻,本來昨天要寫寫學習心得,感覺還是沒嚼透,今天一早又梳理了遍視頻,吳教授的講課真是很深,每聽一遍都有新的悟處,不敢亂寫,老老實實把吳教授視頻講課內(nèi)容摘抄于此,供大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吧。
各位同學們,老師們好!
《曹全碑集字作品》的體驗班,今天開始學習了,我們今天準先講今天的第一節(jié)課:體驗班體驗什么?在一篇博客文章里面我寫的題目叫做“體驗心性的神力”,這七個字還是比較籠統(tǒng)的,如果把這篇文章都看完了以后,才能夠知道這七個字是什么意思。如果沒看,光看這七個字就不知道是體驗什么,尤其這里面還有個神力,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是不是還有什么迷信的色彩啊。
其實這個“神”,指的是神奇,我為什么在這里面要講到神力,神奇的力量。因為我經(jīng)常講到一個故事,就是我的好朋友劉惠國的故事,他是上海樂團的小提琴手,而且是第一小提琴手,八十年代末出國到了新西蘭,為了謀生,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第一次修汽車,一個基本上報廢的汽車讓他整修如新,再比如把一個草地改造成停車場,再比如做模具,很高精的模具,再比如做小提琴。他每做一項工作都做的非常好,而且他第一次做,都做得讓專家稱贊,這就很不容易,不知道的說他是天才,但這個天才也太全面了,從修車、到整地、到做模具、到做小提琴,包括整修房屋做家具等等。到底是什么因素,能讓他面對這么多的挑戰(zhàn)而都能做好,這是我一直在琢磨的問題。
最后我發(fā)現(xiàn)就是心性,就是他這個人的心性和別人不一樣。他跟我說,他做每一件事情,第一個想法就是一定要做到最好。這是他的目標,無論別人給他的工資高與低,無論別人對他的態(tài)度好與不好,只要他做,他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其他的都不計較。由于有了這種目標,他就會去設(shè)計,我怎樣才能做到最好,沒有做過的,認真的,用心的去學,做的時候一點一點,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去做,所以他就能做的好。
那么我們通過《曹全碑集字作品》的體驗班體驗什么呢?實際上就是要去體驗這種心性,也就是《大學》里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我們用毛筆來學習,是屬于格物致知這個階段。我們來學習的每一個同學都有這個愿望:一定要學好,但你一定要有一個愿望,發(fā)自內(nèi)心的說:我一定要學到最好!
什么叫正心呢?正心就是《大學》里說的: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就是在你學習的時候,一心一意,癡迷于你的毛筆,癡迷于你的字帖,而心無旁騖,這就是正心!如果一邊寫著,一邊心里想著別的,你即使是想學好,也學不好,為什么?因為你的心不正。
具體來說我們這個體驗班體驗什么?
第一就是:靜心
就是你體驗,在你動毛筆寫字的時候是不是心有雜念?
也就是蔡邕在《筆論》里說的: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后書之,若迫于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什么是中山兔毫,就是當時那個年代認為是最好的毛筆,如果你心里急,即使是用最好的毛筆,你也寫不出好字來。
蔡邕說: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他說如果你有這種精神狀態(tài),則無不善,你寫出來的字就沒有不好的。
所以我們在寫字之前,如果心比較亂,需要先靜坐一會,收一收心,所謂的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做到沉密神彩,如對至尊的時候你再拿起毛筆來,這是我們要體驗的第一點,如果你說我很長時間都靜不下來,那你也不要著急。
第二個要體驗:認真
就是你看你認真的時候和不認真的時候,你學習的效果,寫出來的線條,寫出來的字,效果是什么樣的,這也是一種體驗。
就是我們要嚴格的按照教學的步驟,教學的要求,一點一點做好。我們這個作業(yè)里面還有一部分是動嘴的作業(yè),就是要求你要復(fù)講,并不只是動筆還要動嘴,講的時候語速要放慢,要像面對面的談心,而不是像講課一樣去講。而我們動筆的時候就是要一絲不茍。
體驗的第三點:求精不求多
每天我們都要求要練習要交作業(yè),但這個作業(yè)不要求數(shù)量,要求質(zhì)量,所謂求精不求多。在書寫的時候開始一定要寧慢不圖快,如果我沒有時間,我可能就寫幾個筆畫,或幾個字,而不能因為時間緊張而去趕。“學貴精不貴博”這是清代一個大學問家戴震說的,荀子講過“能積微者速成”,我們就要體驗一下什么叫做”能積微者速成“。
總之,我們這個體驗班在學習過程當中,希望我們每一個學習的人,要能夠時時事事觀察自己的內(nèi)心,來看一看自己的內(nèi)心和精神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而不是說我只是為了來學一點技法。
現(xiàn)在我們是處于高科技時代,很多人都在討論未來的幾十年世界將發(fā)生什么變化,都在討論,教育怎么做才能夠適應(yīng)未來千變?nèi)f化的世界?其實這個問題啊,早就有了答案,這個答案就是:我們一定要培養(yǎng),能夠直面和戰(zhàn)勝各種挑戰(zhàn)的心性,也就是素質(zhì)。而不是去預(yù)測未來什么行業(yè)會流行,我們今天就教學生什么技能。
我們很多老師都是從事伏羲教育的,我希望我們能通過這個學習的體驗,對于什么是素質(zhì)教育有新的認識,對于樹立素質(zhì)教育的思維有實際的幫助,這樣這個書法學習的收獲就不只是學到了一點技能,而是非常全面的收獲,謝謝大家!
聽完了講課,腦子里蹦出兩個問題:
1、做事情前要先誠意正心,道理懂,但是經(jīng)常還是做不到,為什么?
2、神力?神奇的力量。是神力,那一定是壓倒性,決定性的力量。心性有這樣的神力,這樣的體驗只是偶爾有之,如何時時間有之,事事有之?
這些問題的背后,應(yīng)該就是要學習和練就的真功夫吧。
看到各班學員的互學互評,相互鼓勵,心里暖暖的,你們才是真正素質(zhì)教育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