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孩子做錯了,家長往往會怒不可遏。并且,潛意識里認為自己的憤怒程度等同于愛孩子的深度。一邊居高臨下地說教,一邊不斷追問孩子犯錯的細節(jié)和動機,妄圖從事情的起源開始進行糾偏,開端,發(fā)現(xiàn),高潮,結局。一路追問下來,一路憤怒升級。
? ? ? 倘若批評過程中,孩子保持沉默,家長的理解就是孩子態(tài)度不老實,就是對自己這個做父母的不尊重,就是對已經做錯的事情沒有任何反思之意。任何一條理解,都是怒火繼續(xù)升級的助燃劑。 ?
? ? ? ?倘若孩子被逼無奈,進行陳述,其動機的荒謬,過程的混亂,前因后果的毫無邏輯,幾乎是每一次家庭“審判”后父母得出的共同結論。面對如此無法用常人思維理解的各種“梗”,不繼續(xù)憤怒繼續(xù)教育繼續(xù)升級,怎能展示自己負責任的父母形象?
? ? ? ?孩子思維荒謬?邏輯反常?慢來,慢來,冷靜一下,細細想來,其實,孩子在權威的震懾下,在恐懼的包裹中,在咄咄逼人盛氣凌人居高臨下的脅迫一浪高過一浪的無助里,自保的本能,安全的最低層級需要都會自然產生;于是,掩蓋事實,編造理由,慌不擇路,慌不擇言,就成了孩子唯一能確定的選項。
? ? ? ?于是,有愛的父母的每一句肺腑之言針對的都是虛構的事實,句句掏心,句句落空,句句無用。
? ? ? ?悲夫!我有愛的父母~~
? ? ? 何也?皆源于“沒有給予孩子沉默的權利”。孩子不能沉默,只能胡說。
? ? ? ?一個犯罪嫌疑人都能被告知,你有權保持沉默;更何況一個只是做錯事情的孩子?自保是本能,是天性;尊重特定狀態(tài)下邏輯混亂的孩子,反省自己愛心背后的任性,是每一個父母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