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后,媽媽接到了房產中介的電話,說一直服務的業務員辭職了,所有工作交接給了新職員。
了解情況后,掛了電話。媽媽便給那位辭職的業務小李打電話。問詢小李因何離職,小李答道:
"當初看同學干這個挺掙錢,就從事這工作了。誰想到每天帶人看房那么累,上班早,下班晚,所有節假日幾乎無休,受不了,不干了!"
電話掛斷后,我的腦洞卻打開了。
中國人有一個習慣,在評判一件事或者一個物品之前,你必須先擁有它。如欲評之,必先享之!
所以,我們只源有感于國人,太注重自身的經驗,過分相信體驗過此事的人的一面之詞。然而,親歷過某事的人的話,可聽,但不可全信。
古人自古就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教誨,如若那個人人品不好或者出于謀取私利的目的,那說的話就更要大打折扣了。
可能是由于自己做HR工作,對別人就職、離職的事情都很敏感。
我詢問過很多做房地產、貸款等行業的應聘者,當初為什么會選擇那些行業,他們的回答驚人地一致:"賺錢多呀!我同學/朋友干這個,每月收入過萬!"
我想說,你光看到他月入過萬了,你看到他之前的那幾年了嗎?
其實,他月入過萬,并非是這個行業造就的,也并非是這個崗位帶給他的,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他自己的沉淀和積累!
我同事的老公,目前在一所大型貸款公司就職管理層,在他剛開始做業務的時候,他每天幾乎24小時在陪客戶,吃飯、喝酒、消遣娛樂等等。
在前期開墾業務的時候,他喝酒喝到胃出血,凌晨到醫院輸液;在寒風中等待客戶散會,一等就是2、3個小時;在老婆需要到醫院做孕檢的時候,他仍然不能陪伴左右。
可能,正是因為他工作賣力、態度積極,很多客戶逐漸認可他,開始找他做業務。
逐漸有了業務之后,他給每一位簽單客戶,私人掏腰包買禮品:過年前的米面油,端午節的粽子禮盒,中秋的月餅,客戶生日時的禮品和祝??ㄆ鹨徊宦?。
他目前被別人所羨慕的業務,客戶積累,都是自己拼死拼活地換來的。
今年,是他做做業務的第3個年頭,年初剛剛提升管理,這也意味著,他其實是從今年開始,才剛剛開始賺錢!之前的收入,又何嘗不是全部都投入到維系客戶的成本之中了呢?
所以,我們總是看到別人掙到很多錢的一面,卻從來不過問一下,人家過往的工作經歷和辛苦歷程。只看賊吃肉,不看賊挨打是現在很多年輕人,一個共性的通病。
我的表妹,在這方面有其明顯。
上半年,一直做淘寶客服的她,由于是給私人老板打工,收入低、福利差、公休節假日更是沒有,所以她在國慶節前,毅然決然地辭職了。
詢問她之后干什么?她告訴我她要自己做生意,也做淘寶店鋪,不給別人打工了。
哎,多么輕松的回答。自己做?說得如同兒戲一般。這話說了有接近兩個月了,上周我見到舅媽,詢問起表妹開店的事情,舅媽說:
"哎呀!她前陣子去北京看貨源,進價太高,算上往返的路途費、日常成本,自己幾乎不賺錢!而且,每個商品,好像都要拍好照片,還要一張一張地傳到網頁上,不那么好干!"
是啊!不那么好干!為什么年輕人們往往都不能體悟到這一點呢?多少人,在了解某個行業或領域掙錢,便急功近利地拋下手頭的一切,削尖了腦袋往里扎,一股腦地把熱情全都揮霍進去;但是沒人做市場調研、行業普查,沒人做該領域前5年的研究報告,更沒有人會預先演算成本運營等等。
你們就憑借那么一點點可憐的熱情和一時的頭腦發熱,以為自己找到了一個發財致富的好道路然后一股腦兒栽進去?你是否太小看成功了呢?
你們不分析困難是否能承受,不思慮工作內容是否能接受,你們只貪圖享受的部分而已!
然而成功無外乎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到無可取代:做別人不愿意做的領域,把別人都能做的領域做絕。
(無戒365極限挑戰日更營 第1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