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很多新的知識在向我們撲面而來,有的人成了知識的弄潮兒,有的人卻被知識的巨浪拍暈。我,作為一個知識的焦慮患者,怎樣能扼住知識的咽喉?六子老師給出了一個知識模型——2K5E模型,讓我有機會告別“低效率勤奮學習者”,告別今天學習明天忘光的窘態。讓我學到就可以明白,明白就可以上手。
成甲在《好好學習》里面說過:為什么我們“經典”的讀書方法是低效的呢?原因很簡單:閱讀+畫線\摘抄的讀書方法是把一本書拆分成了一個個孤立的知識點。
記住孤立的知識點可不是大腦擅長的事情,大腦的記憶,是將信息和舊經驗聯系起來。也就是說記住新知識的更好的方法,是和已有的知識進行聯系。2K5E模型就有這樣的功效,能夠將新的知識聯系起來。
什么是2K5E模型?首先必須明白這些字母分別代表7個不同的步驟:提問(ask)-知識(knowledge)-解碼(retell)-解釋(explain)-運用(use)-局限(restrict)-融通(combine)
提問(ask):問題是什么
知識(knowledge):書本、教材、官方的定義、解釋
解碼(retell):用自己的話去復述去教別人,教是最好的學習
解釋(explain):舉例說明看這個知識是否靠譜
運用(use):這個知識可以怎么運用,在那些場景生活、育兒、寫作、學習等到你可以想到的方方面面。
局限(restrict):運用的時候有沒有局限性
融通(combine):在了解它的局限性后,要如何去合理運用,無法運用上的時候,需要調用其它什么方法?
當我拿到這個模型的時候,我興奮不已。因為我得到了一個很好的知識內化的方式。就拿我運用2K5E模型來解釋“知識的咒詛”這個知識上。
知識的咒詛,運用2K5E模型步驟:
1、提問
什么是知識咒詛?
2、知識:
知識的詛咒就是,當你知道某個知識,你就很難明白不知道這個知識的人到底是什么狀態。或者你學會了某個技能你也完全忘了沒會前是什么樣子,好像從一開始就會一樣。如果你不會一個東西,你往往會認為,會的人好厲害。From度娘
3、解碼
當你說一件你知道的事情時,你以為你說明白了,但是聽的人根本不懂。你以為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別人覺得這是什么鬼,完全不懂。你已經忘記你學的時候很吃力是什么樣子了。
就好像站在一面單面反光的鏡子面前(里面的人可以看到外面,外面的人不可以看到里面)你以為外面的人可以看到你做什么,但是其實他們并不知道你的狀態。
4、解釋
知道一個東西以后,覺得整個世界也都應該已經知道這個概念,比如之前我并不知道2K5E是什么,所以當有人說2K5E的時候我腦袋一團漿糊,而說的人也無法理解我到底是哪里不清楚。但是當我讀完六子老師思維模型的文章,我突然清晰了、明白了。
5、運用
可以用于兩方面,不知者和知者兩方面,作為不知者不要對任何知識不懂裝懂,最好的狀態就是搞清楚,等你終于知道這個知識是什么的時候會覺得一切都很簡單,所以面對問題不要有畏懼,要勇敢發問,哪怕被人笑話。作為知者,要盡量向你提問和闡述的對象,用簡潔通俗的話語去描述,最好的方式就是用類比的方式,讓他知道這樣的知識并不難,而且只要一明白了就會覺得特別簡單。
6、局限:
不知者臉皮薄不敢多問,知者覺得問題特別簡單,沒有什么好講的。
7、融通: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作為一個不知者要做好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決心,不要怕被人看成傻子,知識到手了再說。作為一個知者要用淺白的語言描述知識,不要賣弄知識、高高在上、故弄玄虛。
一個再好的模型,不去上手嘗試一下就不知道有多牛X,多說不連假把式,光看不做然并卵。試試吧,反正也沒有什么損失,說不定是真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