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寶
? ?小學三年級以后學習內容增多,學生對學習內容、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接受知識的難易度有了體驗,開始產生對能順利學習的知識的無意識偏愛。由于作文綜合性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學生容易產生作文興趣障礙,作文教學因而成為難題。
?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寫作是一種技能,宜于在實踐中反復練習。”如何歷練?增加作文課的次數和時間,顯然是不實際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巴金先生說過:“只有寫才會寫。”于是日記教學成為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手段。日記訓練靈活方便,最易為小學生所接受、喜歡,最易將口頭語言變成書面語言,是實現反復練習的有效手段。但提到日記,許多學生可謂是“愛之深,怕之切”,作文都不會寫,天天寫日記,寫什么?那么在日記教學過程中,首先就要幫助學生解決“寫什么”和“怎么寫”的問題。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進行了“專題日記”教學的探究與實踐。
? ?一、何謂專題日記
? ?“專題日記”就是每個星期的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有一個固定的專題內容,學生根據這個專題,組織材料來寫日記。
? ?我給學生確定的日記專題是:星期一編創童話故事,并以連續劇的形式,每個周一進行續寫;星期二介紹一名同班同學,寫出他的特點,讓老師猜他的名字;星期三是讀書日,讀書后寫讀書筆記。星期四寫一周之中家里發生的一件值得記的事;星期五寫一周中在學校里發生的有意思的、有意義的事,即可以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發生的事,也可以是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等內容。星期六、星期日休息不寫。
? ?我把每個專題都起了題目,如:星期一是“童話連續劇”,星期二是“猜猜他是誰”, 星期三是“快樂讀書屋”, 星期四是“我愛我的家”, 星期五是“校園趣事多”。這樣每周往復,天天有內容寫,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學生不用再為日記內容傷腦筋,只需要解決怎樣把日記寫好的問題了。
? ?二、專題日記的寫作指導
? ?要想讓學生寫好專題日記,每一個專題的具體的寫法指導至關重要,要讓學生有了內容寫之后,明白怎樣寫,從而解決了“有話不會說”的問題。下面具體介紹一下每個專題的具體內容和寫法。
? ?星期一:童話連續劇
? ?小學生喜于看動畫片、樂于寫童話故事的習作,根據這一心理。我確定了續編“童話連續劇”這一主題,讓學生自己編創“動畫片”,自己寫中短篇童話故事。每周一集,讓學生成為童話小作家。以第一周的童話故事開篇為例,談談具體寫法的指導:
? ?1、選定主人公,特點鮮明。第一集童話故事要先確定主人公,并給他起個好聽的名字,或由文學名著中的人物衍生出來的主人公,例如于永正老師編創的“豬九戒、四毛”等。主人公要與眾不同,它可以是你的化身,有超凡的能力或有出眾的智慧,你想干什么辦不到的讓他在日記里替你完成,也可有你最喜歡的人物的影子。然后介紹他有什么突出的特點,以后的故事將圍繞這個特點來寫。
? ?2、故事情節曲折,充滿情趣智慧。介紹完主人公后讓其經歷一件事并遇到一些困難,然后想盡一切辦法解決困難,最好不要一下就解決,可以經過這樣的過程:“遇到困難——想辦法解決——失敗——再想辦法——再失敗——再想辦法——最后成功——再遇到困難或危險”這樣的過程充滿了情趣和智慧,既豐富了故事情節,培養了寫作能力,又讓學生真正地進行動腦,培養了學生的情智。
? ?3、結尾留下懸念,戛然而止。故事的結尾留下懸念讓主人公遇到危險,戛然而止,下周再見。如王思琪同學寫的《丁丁勇闖鱷魚島》第一集是這樣結尾的“丁丁把船停靠在岸邊隱蔽的地方,正站在船頭向小島上張望,這時一條大鱷魚慢慢地向他游來,張開了血盆大口,而丁丁并沒有察覺。丁丁能化險為夷嗎?請看下集”然后下個周一她接著續寫了丁丁如何擺脫危險的,又遇到了什么事,結尾依然扣人心弦。這樣不僅吸引了讀者,而且學生也會思考下一周解決問題的辦法,怎樣把故事續寫下去,寫作興趣被極大地調動起來。
? ?如果個別學生實在沒有可寫的內容,我引導學生編創“十二生肖”的故事。先引導背誦十二生肖的兒歌:“小老鼠打頭來,牛把蹄兒抬,老虎回頭一聲吼,兔兒跑得快,龍和蛇尾巴甩,馬羊步兒邁。小猴機靈蹦又跳,雞唱天下白,狗兒跳,豬兒叫,老鼠又來到。”然后根據這個兒歌的順序,每周以一個動物為主人公,編創童話故事。十二周結束之后再由其自主創作。
? ?由于學生的生活認知和知識水平有限,大部分學生的童話連續劇不會有很多集。這樣學生在每寫完一部之后,我就引導其再換其他內容開始下一部的創作。
? ?星期二:猜猜他是誰
? ?小學生習作中寫人是難點,多年的教學中我發現大部分學生連自己的媽媽、老師都寫不好。試想日常生活中最親的人、學習生活中交流活動最多的人都寫不好,能寫好其他人嗎?
? ?于是我想到了這樣的方法,引導、訓練學生觀察人物:每周介紹一位同學,重點介紹他的特點,如外貌特點、言行神態特點、行為習慣特點、優缺點等等。但在日記中不能出現這位同學的名字,讓老師猜。如果老師一看就能猜得出來,說明學生觀察得細致,人物特點描寫生動、準確。
? ?在開始的幾周人物介紹時,我先引導學生先寫特點鮮明的。結果,班級里最好的和最不好的學生最先成為了寫作對象。對于不太好的同學的介紹,我進行了正確的評價引導——不能只看到他的缺點還應發現他的優點。
? ?按一個教學班40人計算,如果能夠這樣堅持寫下來,一個學年、兩個學期的每周二的日記都有內容寫了,而且經過這樣的訓練之后,學生筆下的人物不再“千人一面”而是形象具體、人物鮮活。
? 周三、快樂讀書屋
? ?在開展這一專題之前,我根據不同的年段推薦了不同的閱讀書目,而且進行班級讀書會的教學活動,并提倡、推動家長和學生間的“親子共讀”。然后再指導寫好每一周的讀書筆記。
? ? ?指導寫好讀書筆記,我重點向學生介紹了三種寫法:
? ?一是提綱法或復述法(編寫內容提綱):就是把所讀文章的主要內容簡明扼要地概括出來,或者把故事的主要內容復述下來,寫在筆記本上。它對于學生閱讀分析很有幫助,也有助于學生提高作文的構思能力。
? ?二是摘錄法(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就是把一些優美的詞語,有意義的句子,精辟的片段,以及與自己有密切關系的內容摘抄在筆記本上。摘錄筆記做多了,經常讀一讀,對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很有幫助,在作文時可以參考、模仿,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引用。
? ?三是感受法(寫讀后感)。寫讀后感就是在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以后,把自己的收獲,感受寫下來。
?周四、我愛我的家
? ?每周寫一件家里的事,或家人之間發生的事,范疇寬泛,只要是跟家庭有關的事就可以。重點強調敘事要完整,事情的過程要清楚具體。
?周五、校園趣事多
? ?寫學校里一周中發生的最值得記的一件事,如:課堂學習、課下游戲、文體活動、科技活動、興趣活動小組、班隊會、校內外勞動等等,也可以寫一寫一周的學習生活總結。
? 周四、周五這兩天也可與老師聊一聊悄悄話,進行心理溝通、拉近師生的關系。
? 開展專題日記之初我并沒有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寫,而是由易到難,有層次地一個一個地開展。先進行星期一的“童話連續劇”這個專題,該專題寫好之后,再開“快樂讀書屋”的專題,然后依次是“校園趣事多”“我愛我的家”“猜猜他是誰”。這樣學生不會因為過多的內容而厭煩,反而新奇不斷,興趣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