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畫友說今天是三八節,雙溪有活動,下午一起去看看。我們這幾天都在畫畫,也想周圍轉轉,吃過飯就一同去了雙溪社區的禮堂。那里是個電影院,勾起了兒時的回憶。木制的椅子一排排,舞臺的幕布是手動的,需要人拉來拉去。這就是小時候六一兒童節看節目的感覺。今天是三八節,雙溪的女人們都出來玩,小孩子也來湊熱鬧。
我本想坐坐就回去畫畫,這樣村鎮里的節目應該不會太吸引眼球。但一坐下來,就被村民的質樸表演所吸引,一直看到最后,還上臺和大家一起唱大合唱《歌唱祖國》。這臺節目唱的多是紅歌,老歌曲,像《紅梅花兒開》。舞蹈和太極也是利用晚上休息時間排練的,滿滿正能量的愛國主義教育。
看節目時,我就在想王老師說的話。她說,一個完全沒有學過畫的人,努力地去畫,想畫好一幅畫,這在畫里都能看出,這樣的畫就畫得有趣,很難得。比什么技法,顏色,比例都畫得十分精準更打動人。看著臺上的演出,也感到了同樣的道理。村民們很享受表演,很努力認真地排練,這樣的節目是很耐看的。
其中一些節目是來這里的畫友表演的,和這里的當地人完全融入在一起。這是畫友劉姐,以前是醫生,現在常駐雙溪,有自己的工作室。晚上我們還去她的工作室喝咖啡。劉姐烤的面包很好吃,軟軟的,蛋糕一樣的口感,還給我們帶回去做早餐。
三八節看完節目,全體去社區前面廣場進行拔河比賽。三輪比賽,大家笑到不行,畫友們和老年組一起,一吹哨,后面就有人偷著幫忙拉,不算,又重新比,一共比了三次才決出勝負。賽完還有獎品,哈哈。
看了節目,參加了拔河比賽,已是下午3點多,覺得這個三八節與眾不同,以為所有活動都結束了。沒想到晚上還有聚餐,我們和劉姐,阿美一起去,那里已經坐了三桌,都是女士,頓感當地的婦女地位好高。老公是唯一一位男士,參加聚餐,估計他也沒想到一下子成了這里的婦女之友,哈哈。吃的都是當地特色菜,泥鰍湯,一捧雪,鴛鴦粿,苦菜小腸湯等,都很好吃,關鍵是氣氛,當地人太熱情了,大家相互敬酒,到對桌去敬,互助快樂,我們新年時都沒此時熱鬧。當地民風淳樸,有些老人說話我們聽不懂,但從表情就感受到那份熱情。下午表演的負責人都來了,給大家祝賀節日快樂。
吃完飯,晚上還有篝火晚會。大家就都在藝術城前唱歌,跳舞。看著火星在風中飛舞,感覺此時此地是多么自由的一種生活狀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