鱔魚我們家鄉叫作“黃鱔",捉鱔魚也是童年生活一大樂事。大約是我讀小學的時候,學校要求我們勤工儉學,勤工儉學就是我們學生在學習之余,利用假期和休息時間,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作為農村的孩童,那時做的事很多,樣樣有趣:比如農田里的麥子和稻子收割完了,我們去拾麥穗和谷穗,將拾得麥穗和谷穗,脫粒,曬干,托父母拿去集市賣掉!捉鱔魚也是那時候,跟大一點的孩子學的。
捉鱔魚得準備三樣工具:一個是開口用鐵絲圈固定的蛇皮口袋,用來裝鱔魚的。一個是手電筒,捉鱔魚是夜間的事兒,手電筒越明亮越好。那時候沒有蓄電池,電池也蠻貴的。我們就自制火把來代替手電筒。找一截竹筒,灌上煤油,塞上廢棉布,就成了!一個是夾子,夾子用三片竹片制成,如剪刀狀!夾子用來夾鱔魚,在夾鱔魚一端用小刀刻成鋸齒狀,鱔魚太滑膩,這樣鱔魚就不會逃跑了!
這三樣工具準備齊了,就等天黑了,約上一個伙伴,我們就出發了!我們一般選擇沒有插殃的稻田,鱔魚在夜晚鉆出泥土來覓食,有了火把的光亮,我們就可以透過水面清楚看到鱔魚。用夾子透過水面對準鱔魚,迅速一夾,鱔魚就被捉住了,然后把它放入蛇皮袋內就行了!整個過程講究個:輕、準、穩。
我們一般沿著田埂走,尋找鱔魚,有時候也挽起褲角,下田去找。運氣好一點,晚上兩三小時光景,可以捉好幾十條,回到家就將它放在水缸中,等捉得多了,一起拿到集市上去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