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好方法,讓你我更快的成長

大家好,我是Liu小洋,一只在思維地圖尋找方向的小綿洋。

在生活中不乏有許多職場人想通過讀書拓寬自己的認知,但苦于書與我有緣,我與書無緣。看到好書的我們,立下宏偉計劃準備把書買回家好生學習研究一番。

但等到貨后,卻不知怎么了,看到序言或第一章時思維早已飛到其他地方,刻苦的我們還是打算堅持看下去,最終發現根本看不懂,不知道寫了個啥,認為作者和自己的觀點不一樣。

最后把這本書被扔在某個角落等待生灰。我們很納悶,自己讀不進去的書,為什么別人卻能兩三個小時讀完一本書,并加以運用。難道別人真的更聰明?



在我們拿到別人極力推薦的書籍后,開始閱讀時感覺不像別人描述的那么好啊,而且越讀越無聊,越讀越無趣。最后多半是中途放棄為多,有極少數伙伴硬著頭皮讀完了一本書后,腦子里卻是一片空白,感覺讀了個寂寞。

是什么導致我們讀書讀不進去呢?其實多半是你與作者的認識差太大,作者寫出來的內容是根據他的知識觀點推就出來的,而我們讀書人往往沒有和作者一樣的認知觀。

這就導致讀不懂作者在講個啥,因為讀不懂,所以我們會覺得無趣,因為無趣,所以我們就對讀書產生了抵觸心,從而惡性循環。

為什么我們看小說類書籍能看的進去,看工具類、學術類等書籍就是看不進去呢?大體是因為小說沒有那么多拗口的專業術語,內容通俗易懂,而且各個章節緊密關聯形成一個有趣的故事。


現在回過頭來想,我們既然愿意讀小說類書籍,我能不能找類似于小說類的工具書幫助我們成長呢?

對于類似于小說類書籍,個人推薦先從人物傳記開始閱讀,因為人物傳記以某個人物為主,圍繞主人翁講述他的故事。例如《任正非傳》、《喬布斯傳》等,這里不做推薦,提及這兩本書只是因為我從中培養出了看書習慣。


以下我將分析一下較好的讀書方法,讓我們以更快、更好、更牢的方式吸取一本書的觀點與內容,大家可以做一個參考。

1.書中的觀點被清晰界定 ?2.當某個故事你被深深吸引 ?3.當某種解釋讓你很意外 ?4.陌生詞語先猜測




當書中某個觀點被清晰界定

在我剛剛開始建立閱讀習慣時,每讀完一本書時就會用筆抄下里面的一些金句,之后看著被填滿的小筆記,心中滿滿的成就感,那種心情簡直可以起飛。但回過頭來,偶然想起那本書時,腦子里卻是一片空白,不知道講了什么。

隨后找到筆記翻了翻,感覺有點回想起來了,但仍然有部分想不起來。這時不免苦惱,我們費盡心思的看書抄筆記,到頭來啥都沒記住,學了個寂寞。

這種讀書方式相當于偽讀書,看似很努力讀書學習的背后,只是在做金句的搬運,根本就沒在腦子里形成有效的知識。就算吸收了部分知識,在日常生活中能運用不出來。


其實讀書就是讀書,不用抄寫任何語句,也不用每個章節記得一清二楚。就只需要讀完一本書,隨后合上書籍回想一下這本書有哪些觀點深深的吸引了你。

一般來講一本書有一到兩個觀點有用,已經足夠了。要知道一個觀點只要學會并加以實行,這個觀點就是你一生的財富,“他”會在你需要的時候自動跳出助你一臂之力。

怎么尋找書中的觀點知識呢?當書中對某件事的解釋跟你腦中想的不一致時,這個知識觀點就是我們需要的。我們讀書就是將的得到的眾多知識觀點相鏈接。形成一個龐大的知識網。



當書中某個故事、案例、解釋讓你意外


在我們讀書過程中,書里必定會有一些故事或案例。當你被這個案例吸引,又或者你覺得這個故事有一定的道理。那這個就是你需要的知識點。

發現觸動你案例或故事后,可以停下來,想一下以往的經歷有沒有和這個案例有關聯的。因為這個時候是新知識和已有知識建立關聯的時刻。

還有當某件事情的解釋讓你很意外,和自己原先以為的解釋不一致時,這也是一個全新的知識點,也可以停下來,將你認為的解釋和書中作者給的解釋做融合,或者拋棄舊解釋,保留新的解釋。

只有這樣我們讀書的才真正獲取了書中的知識,一般來講,一本書能吸收一個知識觀點已經很賺了,因為只要你掌握“他”后, “他”將給你帶來無盡的好處。



陌生詞語先猜測,以流暢閱讀為先


我在正常閱讀時,難免會碰到一些生字,生詞。按照正常邏輯我們會查清楚這個字的發音和意思,但是這卻不是正確的做法。

我們閱讀時應該以流暢閱讀為先,碰到一些陌生的詞語,猜測一下這個詞語的大概意思即可,千萬別為了追求完美,耽誤了吸取知識的最佳時機。


因為我們遇到不會的詞語時,去查資料時,中斷了流暢閱讀。最后就算查清了詞語的意思,但如果要重新進入流暢閱讀,我們將花費更多時間來進去流暢閱讀這一過程。

如果你每個詞語都去查,有些比較深奧的書籍,光是查字詞的時間就可能花費半個多小時,甚至一個多小時。這不是一門劃算的“生意”。

可能小伙伴會想查生詞目的,不就是為了流暢閱讀嗎。的確出發點是對的,但我們這樣是吸收整本書的知識觀點去讀書,而不是為了某個句子或段落細節流暢去讀書。


影響……

我讀書時難免會受到其他事情打擾,最可怕的就是讀書時手機放在旁邊,恰好你的意志力又不夠堅定,動不動就忍不住拿起手機看一看。導致根本保持不了專注度,最終放棄。

我們在讀書時最好還是把手機放在離自己夠不著的地方,給自己一定時間不碰手機,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都好,讓自己的專注力提升一下。

在我們讀書路途中,剛開始總是在找各種各樣的書籍,如心理學、管理學、經濟學、金融學、情感、成長、職場等等一系列書籍。其實真不用找那么多,因為每當你讀完一本書時,這本書將會推薦給你另外一些優質的書籍。

從一本理財類書籍,推薦了一本關注心理學的書籍很常見。因為思維知識都是相互關聯的,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各種不同專業知識組成的東西。

例如:你學股票,卻發現股票市場背后都是人性的貪婪,所以你從金融學跳到了心理學上進行學習。再例如你學心理學,會發現心理學內容會涉及到情感及腦部科學的內容,再次跳躍到“人類簡史”類書籍。

好書很多不愁沒書讀,最主要的還是讀書人的心態。愿你我好好讀書,不再遭受磨難。

以上內容由個人認知拼湊而成,如有不嚴謹還請多包涵。還請有更好讀書方法的小伙伴兒評論留言。謝謝!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