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天,淄博徹底火了一把,“進淄趕考”成了特別火的詞語。那一陣子經常看到一整車一整車的烤料在路上。就想著什么時候也去淄博看看。畢竟當地文旅局的局長在網絡上笑中帶淚:“我們淄博上一次這么火還是在戰國時期。”
記憶中的淄博,是晏子底氣十足地反問楚王:“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在晏子口中我們只到了戰國時期的臨淄是何等繁榮。
臨淄再出現在我的腦海中,就是到了唐朝李隆基被封為“臨淄王”,李隆基在封為臨淄王期間,聯通太平公主發動政變剪除韋后、安樂公主和武氏黨羽,擁護李旦繼位,被立為太子,然后就是我們熟悉的唐明皇。
再后來就是今年的“淄博燒烤”火出圈。十一孩子們都去了日照,我跟老公就進淄趕烤,感受一把淄博的火熱。先去的八大局便民市場,這個市場特別大,以往是附近百姓買菜,買生活用品的地方,以物美價廉著稱。我最喜歡這個地方文氣特別重。好多書畫家都在八大局這里擺攤,寫扇面,作畫。也不貴,三四十就能寫一副扇面——扇子也送給你,團扇更便宜,二十就可以,質量還都挺好,主要就看著老先生很認真地寫字,作畫。感覺特別好,跟印刷體的相比更多了一絲文化氣息。我們買了兩把扇子,老先生送了一張書簽——蕙質蘭心。老先生說:“你是第一個讓我主動想起要送書簽的人,也是緣分。這四個字特別適合你的氣質。”
不得不說,老先生很會聊天。老公的折扇背面寫什么很費了一份考量,老先生建議“儒雅”,老公覺得不好意思,老先生笑著:“這不是自夸,這是我覺得你有儒雅的氣質,我送你的,我給你題的。”
后來我們又去了陶瓷和琉璃博物館,去的太晚,沒排上,就去了科技館和琉璃展覽館,流光溢彩的琉璃世界,讓人眼花繚亂。栩栩如生的動植物,石榴、柿子、荷花,配著蟈蟈,瓢蟲一起出現,寓意又好,顏色鮮亮。真是居家擺設的首選。
又去看了陶瓷,陶瓷細膩,光滑如玉。我一直以為景德鎮瓷器特別有名,疑問家里才知道我們本地用的瓷器,大多是從淄博過來的。很精致,當然價格也很驚人。我特別喜歡梅子青的瓷器,一看價格,算了,還是欣賞一下吧。來到這些地方就為開眼界,也并不一定都得到,知道我們當地的制瓷工藝如此高超,應當與有榮焉。
天太晚了,就返回了。老公說明天繼續淄博行,去聊齋城看看。有歷史,有煙火氣息的小城,的確很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