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碎片化、想讀好書的人福利--《社交紅利》縮寫

我在豆瓣上寫了關于《社交紅利》的書評,有人聯系我,邀請我做拿鐵閱讀的創業夢想人。5個志同道合的伙伴,在一次喝咖啡,提出現在人們生活節奏太忙,沒有時間靜下心來讀一本幾十萬字的文章,而社交媒體上碎片化的快餐閱讀,又無法滿足人們對深度信息的需求,故而提出想法“做一款閱讀app,根據二八理論,濃縮書本內容,讓人們在咖啡的幾個小時里,讀完一本好書”。點子一出,大家一拍即合。

拿鐵閱讀app,界面設計的有質感,因為現在內測,故而無法看到書本內容,如果書本的閱讀界面類iPhone備忘錄的界面,有著紙張般的質感,估計會吸引一堆擁躉。

關于閱讀類的創業,挺難的。中國人的讀書比例很低,而且被各種社交、娛樂占據時間,人們偏功利化,希望一經投入,短時間內看到效果。所以有很多學習平臺,推出一分鐘說一本書,我參加過這樣的課程,學習的是營銷著作《定位》,事實上整個語音停下來,就講了一句話:

定位,就是占據產品和服務在消費者心中的位置。

建議大家不要過于速食知識,就比如有人告訴你街口轉彎處有一個美女,但沒有詳細的描述該美女身高、長相、膚色等,說不定他說的是一個人形立牌,你認為是個活生生的大美人。

所以該app的定位精確,濃縮商業化、工具化書籍,而非經典文學著作。因為商業化、工具化書籍,就我的閱讀經驗,精華的內容占全書10-20%之間。所以我欣然答應了他的邀請。

實際上,我小看了縮寫這一件事,跟量體裁衣一樣,我也要量書濃縮,通讀全文必不可少,還要精讀全文,篩選出章節、段落、觀點之間的邏輯關系,決定我該舍棄那些內容,留下哪些案例,有時候還需要調整觀點和論據的順序,因為作品不是100%的完美,也會出現前后觀點重復。

最近看到國外做的一個實驗,同一個男人和六個攝影師。同一個男人,在六個攝影師面前分別扮演6個角色——漁夫、靈修家、藝術家、勞改犯、總經理和公益志愿者。六個攝影師,在事先不知道的情況下,根據這個男人對自己的介紹和自己的理解,為這個男人拍下照片;

拍攝角色為漁夫的攝影師,表現出這個男人的安貧樂道;

拍攝角色為靈修家的攝影師,表現出這個男人的超凡入圣;

拍攝角色為藝術家的攝影師,表現出這個男人的放蕩不羈;

拍攝角色為勞改犯的攝影師,表現出這個男人的陰郁暴戾;

拍攝角色為總經理的攝影師,表現出這個男人的低調深沉;

拍攝角色為公益志愿者的攝影師,表現出這個男的明朗陽光。

雖然同一個男人,操刀的攝影師不同,所表現出來的內涵也不同。雖然同一本書進行縮寫,我所切入的角度、對書本理解的程度、對內容的關注點等不同,也會導致文章濃縮的內涵不同,故而我盡量讓自己謹慎。

業余時間就奉獻給濃縮《社交紅利》這本書了,在的士車上、高鐵上甚至飛機上。故而公眾號有一段時間沒有更新項目管理pmp的文章了,最近在看的一本書是《一頁紙項目管理》,一遍在更新一遍儲備新的內容,下周開始更新項目管理系列文章,讓親愛的們久等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最近越發感受到了自己內心的焦慮,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看不完的書和文章。我們都害怕被落下,所以不停地往腦子里塞東西。...
    亂紅N閱讀 452評論 7 9
  • 日子都是自己對自己的承諾,自己讓自己努力,自己讓自己快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自認為是悲觀主義者,想轉化樂...
    時宜eleven閱讀 194評論 0 1
  • 經驗主義vs科學分析 以往工作經驗基本都是經驗主義,對于每個結果都是憑檢驗在判斷,如果結果有出入就不能掌控,要么一...
    朱晚生閱讀 248評論 0 0
  • 一、《零秒思考》 先提出問題,再書本知識介紹,擴展思考,拆書建議。 01.快速思考需要長期大量練習。如何實現呢? ...
    A小蚊子閱讀 260評論 0 0
  • 在maven的五分鐘入門里面,有這樣一個命令: mvn archetype:generate -DgroupId=...
    coder豪閱讀 3,06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