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case:柏拉圖性格標簽火爆傳播
這個創意很可能來自qq的個性名片氣泡來的
2016年許久沒什么火爆的朋友圈傳播case,最近有印象的,只有去年吳亦凡撕破屏幕鉆出來的H5和今年的寶馬的case。一方面是微信的嚴格封禁,讓朋友圈風聲鶴唳;一方面,用戶審美疲勞,只有像吳亦凡這種制作精良且有一定勢能(吳亦凡、H5)的H5才比較容易火。
直到柏拉圖的性格標簽
圖片分享
首先,從去年開始,為了規避微信的封鎖,一方面H5由鏈接域名升級成域名庫,每轉發幾次自動更換域名防止封鎖;一方面大家開始把傳播素材變成圖片。
我自己操刀的三級分銷(A分享到朋友圈,B掃碼之后關注獲得0.3元,A獲得0.2元分成。B邀請的下線,B獲得0.2元分成,A獲得0.1元分成)在1天之內,讓1個3k粉絲的公眾號急劇上升到3w。而傳播的素材就是海報,也就是帶有二維碼的圖片。很顯然柏拉圖也應用了這種方式規避風險。
除此之外,轉發方便(圖片嘛,隨便發),無需打開減少了轉化漏斗,也是一些優勢
傳播屬性
微信是社交平臺,人們對于社交貨幣的傳播總是樂此不疲
前年的“誰最懂我”,火的一塌糊涂,創始人甚至聲稱自己已經掌握了傳播的秘密,只需要改一點問題和皮膚,誰最懂我就能一直火下去。然而并沒有。
誰最懂我,是將自己的屬性放在這里,讓其他人來猜;柏拉圖,是把自己的屬性放在這里,讓大家來看。我們每個人就覺得自己挺重要,如何強化這種感覺嘞?微博發明了關注,微信發明了點贊,而這些柏拉圖的素材則將自己各種可貴的屬性放大出來給大家看。
這也是柏拉圖能火的一個因素
也看運氣
但滿足以上屬性的case,還是太多了。
柏拉圖能火,也是靠一定的運氣的。
很有可能是之前在一些大號集中投放,造出了足夠的勢能,到達了一定的傳播量級,造成一個用戶,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看到兩三次。當他看到第三次的時候,處于從眾心理,他還是會自己也做一個性格圖片出來的。
柏拉圖足夠幸運,到達了一個傳播的臨界點。
是否成功?
柏拉圖是做95后的陌生人社交。
陌生人社交最重要的,是匹配,基于性格標簽、精力標簽、狀態標簽進行匹配。
柏拉圖的這波傳播吸引的是什么樣的用戶恩?覺得自己重要的用戶。
要么是真的重要,帥哥,美女,有人脈的人;要么是恍惚覺得自己重要,自我感覺良好的人
這兩種人都很合適,前者有人脈,是很好的種子用戶;后者很愿意和陌生人聊騷一把,看看自己的魅力到底如何
所以,柏拉圖的這一波圈粉,是十分成功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