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造個人寫作工具箱,拒絕裸寫

圖片發自簡書App
爺爺是個木匠/ 他造房子蓋商店建銀行/ 一支一支不停地抽駱駝煙/ 釘子砸在木板上/ 一絲不茍地工作/ 刨平每一扇門窗/ 投票支持艾森豪威爾/ 因為林肯贏了一場漂亮仗

這是約翰·普萊恩寫的歌詞之一。我喜歡它的朗朗上口,所以在這里分享出來。

很難想象一個木匠,若沒有齊全的工具,他將怎樣做出精美的家具。

美女不只是“有兩把刷子”,她擁有一個化妝箱,里面有口紅、睫毛膏、腮紅、眉筆、粉底液、BB霜……等等。按照一定的程序,即使是灰姑娘,也足以變女神了。

同樣,若是你想寫出一篇篇“美文”、“爆款”,有了稱手的工具箱,也必然會事半功倍。再說了,“磨刀不誤砍柴工”,如果能打造一個個人工具箱,寫起文章來就可避免上躥下跳、抓耳撓腮、空手套白狼而“裸寫”的窘態了。

那么,你的工具箱里都需要盛放哪些工具呢?到底該如何DIY呢?

Ⅰ詞匯

初學寫作的人,大多會遇到一個問題:腦子里有很多很多想法,可惜就是落實不到紙上。其主要原因就是詞匯量太小!

漢語本身就博大精深,意義豐富。它的語言規則非常少,不存在時態的變化。所以,如果你只有一般的詞匯量,文章就會顯得很平淡。

因此,在我們常用的詞匯之基礎上,可以通過多種方法,持續擴大我們的詞匯量。可以通過平常的閱讀來積累,也可以案頭常備一些詞典,像《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成語詞典》、《同義詞反義詞詞典》,夾個書簽進去,有空翻一翻,或者每天閱讀多少條,都是可以的。

幾個月下來,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詞匯量大大增加,表達能力也隨之而提升。

Ⅱ語法

漢語言的語法非常簡單。除去基本的詞語搭配問題,便是關聯詞語的使用。這些都比較好理解,大多數人也都明白。再往深說一點,就是一些修辭,像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反問、設問等等,也不難掌握,上學時基本都學過。

假如你在這方面實在缺乏,上網百度一下就會知道。

Ⅲ句子

1.句子當中,能用主動語態的,就盡量不用被動語態

為什么呢?相比之下,被動語態會顯得無力冗長,還經常拐彎抹角,而用主動語態可以增加話語的主動權,使句子有力量。

例:

第一句:會議將于七點整被舉行。

第二句:會議定在七點整。

明顯第二句比第一句好太多了,因為它具有更多的主動權。再說一個夸張一點的例子:

第一句:尸體被從廚房搬走,放到了客廳沙發上。

第二句:弗萊迪和瑪拉把尸體搬出廚房,擺在客廳沙發上。

為什么非要用尸體做句子的主語呢?他死都死了!

2.少用副詞

美國作家史蒂芬·金說:“作家通往地獄的路是由副詞鋪成的”。副詞,指的是在詞組中以什么什么地結尾,用來修飾動詞的詞。

副詞用得多,文風就減弱,特別是在某某人說的前面。還是舉個例子比較一下吧,下面是一部小說中出現的一個段落:

“把它放下!”她叫道。

“還給我,”他哀求,“那是我的。”

“別傻了,金克爾。”烏特森說。

下面是這段話的改寫版:

“把它放下!”她威脅地叫道。

“還給我!”他凄慘地哀求,“那是我的。”

“別傻了,金克爾。”烏特森鄙夷地說。

明顯,后面的三句話都比前面三句弱。“別傻了,金克爾。”烏森特鄙夷地說,這是其中最好的一句,它只是套話而已,但另外兩句很是滑稽可笑。

Ⅳ段落

段落是由一個個句子有機組合在一起的。它是文章的骨骼,直接影響了別人是否理解或者喜歡你的文章。

對于一般的文章,通常情況下,一段話的第一句是個概括性的句子,俗稱“中心句”,而后面的句子則是解釋、描述或者支持性的句子,經過刻意練習,很快就能掌握。

而對于故事或者小說來說,段落幾乎是自然形成的。故事的節奏和轉折決定了它的起承轉合。建議在寫作過程中順其自然就好,回頭看見若是覺得不合適,重新修改便是。

在實際的應用中,一個段落有個四、五行就可以,這樣的若干個段落連起來,閱讀起來會很舒適,有一種行云流水的感覺,不知不覺中文章就讀完了。

而另外一種,也可以一個大段落,有七、八行的樣子,而接下來弄個一、二行的小段落,讀起來也很美,有一種跌宕起伏的美感。

但是,千萬不要連著用好幾個超過七、八行的大段落,讀起來會蒙圈兒的。

Ⅴ素材庫

主要是把平時閱讀中覺得有意義的故事和例證分類整理出來。

臺灣作家李敖書寫得很棒,他有一個秘訣:買的書都是一模一樣的兩本,一邊讀,一邊剪,把剪下來的地方粘貼到分類的資料夾里,不但有主分類,還有子分類,再往下分還有,分得很細,等書讀完,書也就“大卸八塊兒”了。但是,一旦他寫文章要用到哪方面的素材,很快就能找到。

現在是電子時代,我們有更好的選擇,可以在自己的個人電腦上建立資料庫,既經濟實惠,又方便搜索使用,不但可以保存文字,還可以保存圖片和視頻,真是太好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做到這些,關鍵在于平時多積累,李笑來老師說,成功在于堅持,積累要趁早,時間不會虧待你。打造個人寫作工具箱,讓你寫起文章來得心應手,事半功倍,迅速脫穎而出,趕快行動起來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