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時代不寫詩

一顆貓屎


關于故事

小時候比現在喜歡讀書寫字,那時更喜歡那些飄渺而唯美的句子,詩意而靜生美好。對于各種故事的感覺并不強烈。世界那么大,每個人都有故事,有的人寫出來了,有的人沒寫出來,有的人寫不出來。

如今,各種平臺興起,開始關注故事。被渲染,放大變得驚險刺激,虐心傷神,也不過是企圖從別人那里得到想要的安慰和共鳴。那句“陽光從心理照出來,詩從筆尖開始”變成了“我朋友的二姨的婆婆的妹妹的兒媳婦如何如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故事講出來,試圖安慰別人,最終淋漓自己。不過如此。

有些故事在小時候的我們看來很尋常,長大后變成旁觀者卻換了不同心境。就像我們小時候會因為和鄰家的胖虎爭一根棒棒糖打得不可開交,甚至心懷惡意只為得到一個糖塊而已,現在看來卻儼然變成孩童的天真和純粹。我們被經歷擠掉的那塊空間再次為曾經的單純騰出來的時候,就是我們匱乏和羸弱的時候。

不是嗎?

關于慢時光

去南鑼鼓巷和798的時候總能看到如“時光慢遞”這樣的一些小店。有當地特色或者歷史故事的明信片被寫上祝福送往另一個人手中。以這樣的形式告訴那個人,某時某刻某地我在這里,心里有你。然后付款,朝下一個地方走去,有沒有還有多少聯系,沒有后記。

整個追求慢生活的方式和想法變成快節奏城市的盈利方式,我們覺得自己買到了所謂的意義,店家會慶幸意義這倆字成功套路了你口袋里的人民幣。僅此而已。

有個姑娘,跟我講她想要的生活,給我看她寫的文字,每一句都是嫻靜女子優雅清修的脫俗氣息,在對慢節奏的夢里差點就騙過自己。隨后談到事業和未來的時候,立刻無縫轉接成城市有為女青年的畫面,比如想如何能日進斗金,比如喜歡大城市的刺激和便利,比如公司要有前景和競爭力。

每個人都匆忙,時代迥異,沒有慢時光。

關于關系

很多人都有越活越孤獨的感受,生病的時候,受挫的時候。這很正常。

從某個階段或者年齡開始,我們就被冠以大人的頭銜開始了自定義的生活,當生活出現重心的時候自然會對一些人事疏離同時被疏離。

我們能原諒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多的人此后再沒交集。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變成了因為和一些具體的東西有關,才會聯系。

臉上微笑著,內心驕傲著,如果你是你,每一條路都有結局,而你只需要勇氣。

寫在最后的話


時代太快了,后知后覺。

要或者不要什么,可否就拎得清值或不值得。

堅持彈琴唱歌,

堅持讀書寫作,

堅持浪蕩旅行,

堅持夢想生活,

堅持本身好像并沒有什么錯,

那錯又在哪兒呢?

勇敢這東西,在別人嘴里說出來的叫勇敢,在自己心里說出來的不過是死扛。

愿你不悲春傷秋,愿你能抬頭走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慈禧太后吃遍美食,因此對吃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慈禧太后是皇權明星,實際上可以稱之為清末皇帝,一言一行,都是最高象征...
    看鑒閱讀 475評論 0 0
  • 原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797147142 以后統一在簡書記錄我開發的點...
    startong閱讀 284評論 0 0
  • 總得找點什么激勵一下自己,畢竟在空間發了一條雄心勃勃的說說,所以,從現在開始,一點點的努力,不要等2017到來,發...
    上官汩汩閱讀 182評論 0 0
  • 創建ng項目ng new 項目名 運行項目ng serve --open 修改端口號ng serve --port...
    css7閱讀 1,25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