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和奶奶的結合是典型的門當戶對,聽爸媽說奶奶出嫁前是大家閨秀,除了手工女紅之外,其它都不太會。會不會認字我不記得了,但每次我拿他們家的圖書看時,看到日本人,奶奶都會指出來那是小日本,她是看鼻子底下嘴唇上有一撮毛。
我奶奶的娘家洪家我是去過的,就是我爸的外婆家,每年過年都要去拜年呀,我弟還小時,我爸就帶著我們四個娃去,我和大弟走,兩個小弟被我爸用籮筐裝著一頭一個挑起來走。
窮人家的房子都是泥土和茅草蓋的,但洪家的房子很大氣很漂亮。進門有個天井,天上的雨水可以直接落下來,太陽也可以照射進來。
經過天井左右兩側走到堂屋,堂屋很大氣,兩側是用木板拼著的,大紅色的柱子和板壁,看著高大上還喜慶。上面還貼滿很大的花,忘記是一16格還是多少格,一格一幅大圖底下配上文字,我愛看這個,記得有《西廂記》等經典的貼畫。
爺爺家呢,也是比較有錢的,開著一個榨油坊,聽媽媽說爺爺三十歲還睡得太陽曬屁股才起床。農村叫很懶惰的人要么叫懶得抽筋,要么說他睡得日上三桿還不起床。
問媽媽爺爺后來為什么去參軍打仗,媽媽說是爺爺的姐夫讓去的。參軍后的故事并不咋的,以致爺爺從不在我們面前講起,爺爺絕對不屬于好漢不提當年勇的那類型。
爺爺和奶奶生了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我爸排老大,村里人常叫他大頭(大屠),在我爸十多歲的時候,趕上不好的時節,那時貧下中農翻身了,有榨油坊的爺爺就被當做富農批斗。
批斗的后果是什么呢?天天被那些人壓著游走,要么在高高的臺上向眾人跪著,看臺底下的人則向臺上的被批斗份子扔東西。
富農的兒子女兒在村里也是受盡欺凌,在農村墻倒眾人推是很普遍的現象。所以爸小時沒有玩伴,性格內向。
批斗很歷害的時候,沒有吃過苦的爺爺堅持不下去,要跳河,奶奶哭著求著抱著爺爺不要去跳河,奶奶相信日子總會好起來的。當奶奶把這事講給我聽時,我就覺得奶奶很了不起,一直到現在都這樣認為。
要真是爺爺在被批斗的過程中一時想不開跳河自殺了,那剩下我奶奶帶著才十多歲左右的我爸我叔我姑怎么活呀?在農村靠體力吃飯的時代家里沒個男人還不得餓死呀?!那如何還有我呢?
在我能記事的時候,當我爸媽外出做生意后,我和我弟就被扔給爺爺奶奶帶,住在他們家,他們的床是很老式的那種,床有床架,上面有鏤空花紋,床也很高,底下還要放一個和床差不多長的三十公分左右寬的木條幾,踩在上面才能上到床里。
每回睡覺前,就能看到床對面的木柜子上用白色粉筆寫的字:“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字寫得很漂亮很大氣,不記得是誰寫上去的,但自始至終像勵志名言一樣刻在我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