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懂教育的人,都在教孩子什么

如果名校不是夢,那夢到底是什么?


我們中的絕大多數,花了近二十年的時間在學校里學習、接受教育。當我們還沒想明白,到底教育的本質是神馬;我們很快就成了爸媽,以家庭教育的名義要去帶娃。

于是,還沒回過神的我們,開始讓孩子循著老路,削尖腦袋進入著名幼兒園、擠進學區房、搶到名校名額,排隊接受高等教育。可這一切,到底是為什么?? 知識、樂趣、名聲、社交,還是為了教育所能帶來的錢、權?

今天我們要聊的:真正懂教育的人,都在教孩子什么。本季Ma School,我們也特地設置“教育”這一主題,邀請到孫玉紅(Frances)女士,成為我們的第三位導師。Frances是哈佛大學亞太區校友會主任,梅森學者,問校友創始人兼CEO,2015中國最具影響力女性!

她將從自身經歷和教育從業者的角度,與大家分享《名校家長課,如何十年規劃上哈佛?》?,希望和你一起感受和收獲:

精英的教育,到底帶給了我們什么?

怎么通過規劃,獲得進入名校的名額?

名校不是終點,如何向著“更好的自己”努力?

那么,哈佛大學到底帶給了她什么?

在哈佛大學,排名第一的課程,不是時髦的經濟學課程,也不是實用的法律課程,而是泰勒·本·沙哈爾博士(Dr.Tal Ben-Shahar)教授的幸福課。這堂課的全網瀏覽已過億萬,其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教育的目的亦如此。

本·沙哈爾常講Tim的故事

Tim和我們一樣,小時候無憂無慮,享受著童年生活。但自打上學開始,他開始了無盡的疲于奔命。父母和老師說“上學就得考好成績,這之后,才能找到好工作”。由于害怕寫錯字、答錯題、考不好,蒂姆特別累……他每天最盼著下課和放學。沒人告訴他,在學校應該享受快樂;學習,應該讓自己開心。

漸漸地,Tim接受了“現實”。不喜歡學校,也得努力學習。只有成績好,才能得到夸獎和羨慕。他總這樣安慰自己:今天的辛苦,都是為了明天的幸福……上了大學,一切就會變好。

終于,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了。Tim長舒了一口氣:終于可以卸下包袱了。但沒過幾天,那熟悉的焦慮又卷土重來。

大學4年,Tim依舊奔忙著。成立社團,做義工,參加各種運動項目,小心翼翼地選課……只挑那些能拿到高分的。

大四那年,Tim進入了一家名企。“這回終于可以享受生活了”。可他又錯了,這份工作,雖然高新,但每周需要工作84小時,且競爭者無數,充滿壓力。他又說服自己“沒關系,這樣干,才能更快地升職。

多年后,Tim成了合伙人,有了名車豪宅可是他卻無法感知幸福,只能用酗酒、吸毒來麻醉自己,盡可能延長假期,在陽光下的海灘一待就是幾個鐘頭。起初,他快活極了,但很快又厭倦了自己。

為什么會這樣?

本·沙哈爾這樣解釋:因為人們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這些人之所以不開心,并非因為他們別無選擇,而是他們自己的決定,讓他們不開心。

自己決定,把物質與財富,放在了快樂和意義之上。那能怪誰?!

而更好地教育往往為了更好地了解并愛上自己,獲得感知幸福的能力。本·沙哈爾為我們簡化了這十條,可以每天實踐的小Tips:

1、不斷向自己發問,每個問題都會開啟自我探索的門。然后,值得你信仰的東西就會顯現出來。你可以每天問自己,這樣的填空題:“如果我_________,我將更幸福。”

2、真正的幸福,往往伴隨著趣味與意義, 并且有恒久的生命力。要學會鑒別,當下的無趣、憂愁,避免自己陷入幻樂虛無的大坑。你可以每天問自己,“如果我真的幸福,那我感受到了_________。”

3、學會創造儀式感。尤其是,堅持那些有正向生活意義的儀式感。

例如,像沙哈爾博士他自己從1999年就開始堅持每天記錄感恩的小事,這讓他葆有最單純的快樂。你可以每天和自己道一句早安,然后給家人一個擁抱。

4、找到那些讓你開心的小事,也許是與愛人共進午餐,讀本好書,泡個熱水澡等等......你可以做個日簽,以這樣為開頭記錄下“天哪,這真是太棒了。_________。”

5、幸福不是一種終極狀態,而是一條你不斷努力而日漸靠近的道路。你可以畫一條路,上面寫著你昨天、今天、明天的進步。

6、允許自己有人的正常情感,積極也好,消極也罷。

7、設想自己110歲了,你會給年輕的自己什么建議?所有負面的、不重要的事兒,很快就能從你生活中剝離出來。

8、簡化生活。貴精不貴多。對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學會說“no”。

9、記住讓你的身心結合。充分休息和運動,每天保持7-8小時的睡眠,真是太開心的一件事!

10、幸福是所有目標的終極目標,是你最終用來交易的貨幣,你打算拿它換什么?

這就是哈佛大學的一堂課。而正如泰戈爾所說:“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向人類傳遞生命的氣息。”送孩子去哈佛、耶魯這樣的名校并不是期待她們都要找一份華爾街的所謂“精英”工作,而是希望他們能在教育中尋到關于生命的一些真知灼見,能夠幸福過一生。歡迎來【大觀家庭】與我們一起探討!

|? 如何參與|

Ma School

時間:5月8日開始,每周二、三、四,每晚20:00-20:30

主講人:共計9位大咖導師,每期主講人將提前在公眾號中公布

參與方式:第一步:先關注!“大觀家庭”微信公眾號(ID: thedaguan)

第二步:點擊公眾號底部菜單“馬上入群”,加管家,等拉群!入群管家將邀請您進群收聽直播,請通過語音、文字等與導師互動。

?文/萌面大匣@大觀家庭

大觀家庭(id:thedaguan)出品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內容合作請微信聯系大觀家庭(ID:thedaguan)????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