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提到財富自由,多少人內心已經開始激動不已了。可實際問題是,作為一個普通人,你真的能夠實現自己想要的財富自由嗎?
可以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我一定要實現財富自由嗎?不一定,這樣看你對自己的生活有怎樣的需求。那么,人都有些什么需求?馬斯洛早就于1943年告訴我們,人的需求共有五層,從下往上逐漸遞減,呈金字塔分布,分別是,
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
那么,不妨問自己一下,你的生活需求目前處于哪一個層次,最終想達到哪一個層次?
如果這個難以回答,不妨先想象一下,一個普通人的生活路徑是怎樣的。
人的一生有重大意義的事情其實并不多,算下來,也就是出生,求學,求職,求偶,求健康。而這每一件大事背后都離不開時間和金錢的巨大投入。普通人光是完成這些人生大事,可能就要心力交瘁了。
問題是,如果一個人的一生,只是疲于應付這些"人生大事"話,那他基本就不會有太大的自由可言,自由對我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我們對生活總是充滿了無盡的想象: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你看,大部分人其實都是想要實現全部的五層需求的。然而大多數人,習慣于活在自己的想象里,忍受著求而不得的痛苦。少數人想盡辦法走進自己的想象,把想象過成觸手可及的現實。
想要你的詩和遠方?你得先實現你的財富自由才行!
02
財富自由到底指的是什么?有人說,就是一個人擁有很多很多的錢。這么說沒錯,但是它不夠清晰、明確、簡潔。維基百科對財富自由的定義如下,
財富自由是指你無需為生活開銷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簡單地說,你的資產產生的被動收入必須至少要等于或超過你的日常開支。
然而,每個人的日常開支差別可能相差很大,這就導致最終每個人對財富自由理解不盡相同。李笑來對財富自由進行了重新定義,
所謂的個人的財富自由,是指某個人為了生活必需,再也不用出售自己的時間。
在他看來,人人想要擁有的財富只是個工具,而自由的本質,不過是擁有時間的自主權。
如果以上兩個定義都沒解釋清楚什么是財富自由的話,我們有一個普通的標準。拿一個普通城市的普通中產家庭來舉例的話,家庭總資產達到360w~500w,基本可以覆蓋日常的生活開支及其他支出。
當然,如果是在典型的一二線城市,這個標準肯定需要再往上提高一個檔次。
關鍵是,當你能夠實現這個普通標準的財富自由時,你可能已經老了。這么說,多少顯得有些凄涼,但這是事實,至少是大部人逃不掉的事實。然而更殘酷的是,更多的人可能連實現它的機會都沒有!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要想實現財富自由,你也得要趁早。
03
說了那么多,那究竟怎么做才能實現財富自由?上面的定義其實已經給出了我們想要的答案。
既然達到財富自由的標志是不為錢而努力工作,被動收入滿足基本開支。那么,我們努力做到兩點,不難實現財富自由,
第一,不要為了錢而工作;第二,多做能產生被動收入的事。
這么說,多數人依然十分困惑,這不是說了等于沒說么。那是因為,很多人沒有完全理解這兩句話的真正含義。
先來說說第一點,不要為錢而工作。
不要為了錢而工作,不是不要工作,也不是工作不要錢,而是不要以單純的掙錢這個目的來工作。如果一個人為了掙錢而努力工作,那么他的財富自由之路注定走得辛苦而緩慢,顯然這不是我們所想要的。
既然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掙錢,那是為了什么?
普通人工作的唯一目的,那就是努力提高個人的生產力和個人價值,以便讓自己變的更值錢。
如果把職場中的人,比作一件商品的話,那么上面的話就很好理解了。而我們很早就知道,商品的價格由是由價值決定的。一個人如果老是盯著錢而工作,那么他會忽視自身的成長,也就失去了提高自己生產力的可能。
工作有兩種,為他人和為自己。為他人工作的人,我們稱其為打工者,為自己工作的人,我們習慣叫他創業者。無論打工還是創業,都是以提高自己或組織的生產力為前提,否則很難實現所謂的財富自由。
難道,要想實現財富自由,只有通過工作成為高級打工者和自己創業這兩條路可走嗎?還好,不是,除了工作,我們還可以做其他的事來幫助自己實現財富自由。
這就要提到第二點,如何增加被動收入。
這里的被動收入,是指工作之外的收入。除了大多數人已經知道的投資理財之外,當然還包括所謂的副業帶來的收入。
什么是投資,什么是理財?你需要明白,投資和理財根本就是兩個概念。投資的話,風險大,收益高;理財的話,風險相對低一些,周期長,收益低。
然而,大部人剛開始投資的時候,總是免不了犯一個巨大的錯誤,那就是,為了賺錢而投資,而且是為了快速賺錢而投資。問題是,在你的投資能力很低的時候,你賺到錢的概率幾乎為零,而虧錢卻是板上釘釘的事。
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努力提高自己投資的生產力,這才是投資帶來被動收入的正確姿勢。
所謂的副業,其實就是一個人具備多維度生產力的一個直觀體現。這里的副業并非是不務正業,相較于全職工作而言,它的重要程度也未必就要低一些。這里的副業,說白了,只是另一個或另一種工作而已。因為沒人規定,一個人只能從事一個工作的。
那有哪些適合自己的副業呢?
找一個適合所有人的副業,還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人跟人差別太大了。上面說的投資理財,其實也算是副業的一種,它剛好適合于每一個人。除了投資理財,如果一定要再找一個的話,那就是努力打造并積累個人品牌。
打造個人品牌,其實算不上是一個適合所有人的副業,因為它沒有一個通用的實踐方法。但每個人,可以通過自己感興趣并擅長的生產力來打造自己專屬的個人品牌,這絕對是一件值得投入的副業。
04
財富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你越是想要得到,越是得不到。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犯了一個錯誤,
我們總是關注結果,而忽視過程。
無論是主動工作帶來的主動收入,還是工作之外的副業帶來的被動收入,都需要一個人的努力付出,從這點來看的話,要想實現財富自由,還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如果不把追求財富自由當作目的,而是在工作時,專注于自身及公司的成長和提升,在副業時,專注于自己及他人的進步,說不定,不經意之間,你已經財富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