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一種流行病

《自戀流行病》一書的作者是心理學家珍·特文格和基思坎貝爾。現在自戀似乎成為當下社會中的一種流行病。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尊,而自戀恰好是自尊的一種極端化,過度的自尊就變成了自戀。

有些人喜歡玩自拍,這是自我欣賞的一種表現。而現在很多人用生命在拍照,為了拍出更好且與眾不同的照片,不惜涉險去一些偏遠的地方,只為了在朋友圈里炫耀自己……

臨床心理學家路易斯·馬倫說:“有自戀性格的人感覺自己非常重要,非常獨特,他們不斷地追求名利,從而受人仰慕。”從某種程度上看,自戀行為是有害的。自戀的人缺乏同情心,并且容易嫉妒他人。受到批評時,因為自尊心過強容易發火,甚至釀成大禍。由于自戀往往依賴于成功,所以一旦失敗的時候極易導致抑郁。

在最近對英國小學生的調查中,提問“長大了想要干什么”,最多的回答是“想當名人”。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出名仍然是一個遙遠的夢,畢竟明星也不是輕而易舉的就能成為的。但凡是有點名氣的明星,背后都有著我們看不到的辛酸,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如果僅靠一副好皮囊又或者是過度的自我良好的感覺,就算出名了,那也只是曇花一現罷了!

隨著社交平臺的出現,自戀的人有了可以發揮的平臺。有些自戀的人的確在社交網站上一夜成名,粉絲上萬,雖然沒有實在的情感聯系,但他們出名了,實現了夢想。還有一些人通過一些真人秀相親節目火遍大江南北,這些真人秀真不知道是真多一點還是更多的是在秀。相親節目里的男男女女大多都是二十三四的帥哥靚妹,難道在生活中就沒有機會了?節目里的短短幾分鐘就能找到所謂的真愛嗎?

因為自戀的盛行,我們的人際交往收到了很大的傷害。路易斯·馬倫說:“自戀者的理想相當遙遠,一旦真的實現了,他們會覺得自己非常了得;一旦失敗了,他們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所以,自戀的人在生活中更容易受到傷害,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他們寧愿在網上享受粉絲對他們的追捧和敬慕,漸漸地脫離現實,陷入幻想。

在這個只有少數人會如愿實現自己理想的世界里,過度自戀的人可能會造成非常糟糕的后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