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筆的聲音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很榮幸,前兩天寫的一篇小文被編輯厚愛,收入專題《聽,筆的聲音》?!芭d之所至,有感而發,不拘泥于格式……”專題的簡介吸引了我,恰巧與自己的心境相合。文字向來是有生命的,它的魅力只有喜歡閱讀的人才能夠感受,它的聲音只有喜歡寫字的人才能夠聽懂。

我喜歡閱讀,卻不求甚解,從來沒有刻意記憶過文字。靜靜地坐在一邊,把文字當做風景,看云卷云舒,賞山清水秀;把文字當做朋友,聽娓娓道來,觀激揚文字;把文字當做高人,學人生智慧,思前世今生;把文字當做故事,感悲歡離合,共淚水笑顏。

我喜歡寫字,卻毫無章法,從來沒有刻意奉迎過潮流。喜歡三、五個好友小聚,一起談天論地,一起海闊天空,在人群之中,常常會有寂寞的感覺。喜歡宅在家里,混亂翻著書頁,聽鐘擺和心跳的聲音,陪伴著家人,一起慢慢地變老。我不是演員,演員的表演需要注重觀眾的感受。寫下的多是自己的心情,沒有想過是不是會有人喜歡。讀或不讀,文字都在,這只是我心靈的歷程,只能對自己的經歷負責。

前兩天,在簡書看到一篇文章,談到混在簡書的七零后。不可否認,簡書是最大的年輕人寫作社交的社區,90后是簡書的主流人群。我不想說70后混在其中,是年輕,還是希望年輕,存在總有存在的道理。我深以為,說過的話,走過的路,忘記不要說不容易。即使真的能夠忘記,也只是一種騙人騙己的暗示。菜根譚中說,“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過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彪y道不留,不存,就沒有發生過嗎?70后的書友寫下的文字,90后的書友不一定會排斥。每個人都有過年輕,每個人都會長大,每個人都會老去。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時代,都有不同的心境。唯有萬紫千紅,才有多彩人生。

孔子說,四十不惑。怎么感覺過了四十,困惑卻是越來越多?有人說,人的一生有三個階段,少年時期像猴,中年時期像牛,老年時期像狗。牛一樣的階段,上有老,下有小,沒有活得明白,反而多了一些患得患失。這兩天,胸口隱隱作痛,夜間在疼痛中醒來,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小時候家庭的不完整,常常會有不安全的感覺,莫名地擔心牛倒下了,家人誰來照顧。到醫院看專家,專家說是神經痛,不用擔心。堅持要做胃鏡檢查,專家說查就查吧,感覺你的心病比胃病重。檢查結果,印證了專家的說法。

要求專家開藥,專家問什么時候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覺。吃甜的時候胃疼,吃辣的時候燒心,喝酒的時候難受……專家眼一瞪,這么明確,你不會不吃甜,不吃辣,不喝酒,還是難受的程度不夠,我不給你開藥。

從醫院出來,人輕松的許多。不僅僅是檢查結果除去了心病,更有一些人生的感悟??傆兄T多借口,形容自己肩負的重任,承擔的壓力,仿佛唯有忍辱負重方顯中年男人本色。人過四十,經歷過太多的酸甜苦辣,看透過太多的人情冷暖,惑與不惑并不重要。道法自然,其實,放下,才是人生大智慧。

寫在七夕,不論七夕與愛情有沒有關系,總是與美好的祝福相伴。祝福親朋好友,健康,開心,每一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昨天晚上我在快速打字的時候,輸入法的第一個選項意外地出現了一個人名。我凝視著這個曾經熟悉的名字,思緒被帶到很久以前...
    觸電巴士閱讀 525評論 0 0
  • 璀璨的浪濤 鄭重地推開春的心門 宣告眾志成城的力量 金色的呼喚 涌動而來,香飄十里 震撼著—— 久隱于那灰色樓宇中...
    瑞意雋永閱讀 289評論 0 5
  • 夜光流影 41:水調歌頭·中秋夜 ———2004-9-28 序言:今日中秋,夜色晦暗,月兒在東天邊隱約可見,朦朧感...
    靜聞魚讀月槐花語閱讀 348評論 0 0
  • 千萬不要放縱自己,給自己找借口。對自己嚴格一點兒,時間長了,自律便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
    A分享閱讀 209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