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寶貝,昨天你又發(fā)燒了。
上午,你和奶奶在外面玩,媽媽在家辦公,過一會你就叫媽媽媽媽,然后來拍打我的房門,奶奶說媽媽不在家,你便哭,然后奶奶帶你去小區(qū)里玩,不一會又是叫媽媽媽媽,奶奶只能帶你回來,寶寶你又拍打著門。
奶奶憋著口氣對我說,你去陽臺上去關上門,她看不到就自然不會哭了,因為陽臺和我房間僅一門之隔,我便忍著心痛躲了出去,寶寶一看房間沒人,郁郁寡歡。
她的小堂哥趕緊急中生智,過來陽臺上和她躲貓貓,她才笑了起來。接著寶寶便去了客廳和哥哥一起玩,只是一個沒注意,寶寶摔在了地上,寶寶哭得好厲害,奶奶抱著一直哭泣的她又出去了。
中午你看到媽媽,眼睛滿是光芒,一見到我就努力掙脫奶奶的懷抱朝我奔來,踉踉蹌蹌,然后你再也不松手了。
下午你發(fā)燒了,一會熱一會冷,手腳都是發(fā)熱得很,直到晚上你的溫度也是忽高忽低,雖然是低燒,但媽媽是揪心的,也是后悔的,是媽媽讓你沒有安全感才導致你被病毒侵入。
媽媽很晚很晚才睡,一直在照看你,我在網上查了,你可能是脾胃不適,虛火旺,媽媽好擔心。
回想起以前和寶寶一起的兩個人的時光,雖然繁忙,雖然一天天的除了屎尿屁就是家務外,陪你的時間并不多,但是很幸福,因為從心里感到安定。你很有安全感,你知道媽媽一直都在。
媽媽現(xiàn)在沒有做好吃的給你吃,也沒有時間記錄你的點滴,沒有好好陪伴你。現(xiàn)在的你就像一個大孩子,什么都聽得懂,還總是貼心的給媽媽喂食物,給媽媽世上最燦爛的笑容,你還喜歡跟媽媽撒嬌呢。
如果那一次媽媽沒讓奶奶來會是怎樣呢?日子也許會緊巴些,但我們肯定是很幸福的。
如果你在奶奶的照顧下不哭不鬧,喜歡奶奶照顧,那也未嘗不可。
鄰居們也是大部分孩子媽媽沒在身邊的,只是大多郁郁寡歡,孩子不能很好的發(fā)育,有的1歲半了還不肯說話,也不愛笑。我知道他是一直在想媽媽。
有的一天到晚都不怎么吃東西,每天神情落寞,只要看到媽媽眼神才放出光彩,最近他已經瘦得不像話,三天兩頭生病,前段時間干脆還把孩子的奶斷了。
說是斷了母乳,他就會吃東西的了,為何要如此為難一個才1歲左右的嬰兒啊!聽說他晚上跟媽媽在一起很晚才睡,而且一晚上想要吃奶,媽媽也睡不好,奶奶便將孩子帶回去了,媽媽怎么忍心呢。其實他是有多么愛媽媽,晚睡只是想多看看媽媽,一晚上要吃奶只是想彌補白天媽媽不在的不安全感。我不敢想象這樣思念媽媽的孩子離開媽媽那么久會怎樣。
寶寶的奶奶不以為然說小孩子嘛,他會忘記的。
求你們了,不要說小孩子嘛了,小孩子怎么了,他們也是人,他們也享有成人一樣的感情,他們不該被大人忽視,被大人拿來逗樂當玩物。他們可是世上最聰明最有心思的人,他們的愛更純粹,他們的需要更明確。
我的心一震,遂心涼,孩子要努力忘記媽媽那是多悲涼的事啊!這個孩子不同一般孩子,他的心思明朗,洞察一切,你們有考慮過他的感受嗎?
研究表明,孩子3歲前是極度需要媽媽的陪伴的,只有和媽媽在一起才是最快樂的。起碼她們是愿意的,也許也麻木了吧。
我的寶寶,現(xiàn)在看到奶奶就會哭,媽媽好為難。
媽媽要去上班了,希望你能跟奶奶玩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