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1月10日編寫第一份日報,到今天2個多月的時間
我是一個新人,12年畢業到現在有4年半的工作經驗,但我在互聯網行業的工作經驗可能只有不到一年。畢業后的前3年在傳統國有公司就職,之后心血來潮和學成歸國的小伙伴創立公司,再到項目失敗,來到愛福窩之前還有過銷售、產品助理的工作經驗...總之,我的經歷和我一同畢業的同學們相比要豐富很多坎坷很多,他們要么學成畢業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要么出國或在國內繼續深造,而我的行為在他們看來可能屬于比較“ZUO”的那一種。
回到我的本職工作——愛福窩產品部產品助理上來,我把我在公司這兩個多月的工作大致按時間先后的順序做下面的總結:
1. 了解行業,了解公司。我在大學所修為電子信息,參加第一份工作是物流行業,之后參與過互聯網行業的創業。可以說在入司之前對家裝行業沒有過任何的接觸,雖說之前有過產品的相關工作經驗,但產品又不同于技術或前端或UI其他工種,這是一個非常吃行業經驗的職位。一直到現在,我依舊在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家裝、設計、家居...
2. 3d.fuwo站點的規劃與設計。這是我入司后接手的第一個任務,然后我憑借之前的互聯網公司的工作經驗,了解現在>參考競品>頭腦風暴>寫需求>畫草圖...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這是我給那段時間配的音效。悶頭做產品,一直到老大告訴我說:公司戰略調整,我們再做討論。
3. To B產品的規劃設計。在經過【戰略性】討論之后,調整了自己的工作方向,產出了頁面原型——商務合作頁面與產品中心頁面。后續的工作交給了部門的王紹正同學管理,按照現在規劃,相關頁面應該在春節之前上線。
4. Tower工作站的熟悉與流程設計。Tower是集成在釘釘中的一個協同作戰工具,因為之前就對類似的工具及敏捷開發方式有過使用,所以我打算把公司各部門間的部分工作協同到Tower中來,建立標準的部門協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錯率,畢竟這是我們公司現階段的短板。
5. 平臺站點的規劃。ifuwo未來的模式、贏利點...這是大家都在探討的問題。作為產品,我需要做的就是細化模塊、串聯模塊、驗證流程,再通過不斷地迭代進行流程優化,最終形成一套健全的生態體系(貌似有點大...)。現在我們內部正在進行流程的探討及模塊繪制的工作,一期工程會在春節之后開始。
其他邊邊角角的工作就不再贅述。
之前在一家相對成熟的互聯網公司時,自己更像是一部需求產出的機器:看競品、畫原型、寫CASE、跟進開發測試、產品上線。整個過程周而復始,最快的時候兩周一迭代。我并不對這種敏捷開發的模式進行否定,而是在那種環境下,作為產品根本沒有時間進行思考,不會去想做的工作到底是不是用戶真正所需要的,只是在產品總監的指揮下畫原型畫原型畫原型。
我是帶著這種工作節奏來到愛福窩的,也就是前文所說的第2點——悶頭畫原型。的的確確畫的很快,但是有什么用呢?!回頭想想,慶幸當時及時的調整了方向,不然只會浪費后續的設計、開發、測試的工作。即,愛福窩帶給我的,是讓我有更多的時間思考用戶的需求。而這也是我來打公司最大的收獲,思考方式的轉變:從思考【怎么做】轉變成了【要做什么】和【為什么要這么做】。在這里感謝公司留給我充足的思考空間。
最后說一說未來的規劃——和公司一起成長。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公司在很多方面都有問題,從工作流程到業務模式。而我能做的,就是和公司一起探索,這也是我未來一年的目標和規劃:探索一條可以盈利的業務模式,積累到一批活躍用戶,從開發到運營、從銷售到客服找到跨部門的標準工作流程。
再次感謝大家和公司在2016對我的幫助,相信2017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