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聯合多學科協作創造生命奇跡

? ?5月9日一個看似普通的日子,對于在胸外科手術室忙碌的各科醫生來說卻是意義重大的一天,因為這一天將決定一位氣管腫瘤的病人是否能夠從痛苦的折磨中得到重生。

? ?患者是一位普通而慈祥的母親,在3月前出現呼吸不暢。當時她并沒有重視,但很快出現哮喘樣癥狀,并進行性加重。這位母親先后多地就診,但均未能明確病因。由于癥狀越來越重,她懷著最后的希望就診于我院門診,并以“支氣管哮喘”收入呼吸內科。在呼吸內科得到刁小媛主任的細心診治,檢查中發現,患者的癥狀與支氣管哮喘并不相符,遂加行胸部CT檢查。結果回示后發現病因竟是氣管腫瘤。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這枚腫瘤幾乎占據整個氣道,僅留有不到3mm的縫隙給患者呼吸。嚴重的阻塞隨時有發生氣道完全梗阻。患者每一次呼吸都是在為求生而進行竭盡全力的掙扎,可想而知這是多么的痛苦。由于病情危重,越早切除腫瘤就能越早解除患者身上這枚危險的定時炸彈,所以呼吸內科聯系我科后緊急轉入我科擬手術治療。

? ?轉入我科后,患者得到以梅宏主任為中心的胸外診療團隊的高度重視。在閱片后,梅主任指出該氣管腫瘤生長位置很高,且瘤體幾乎占據整個氣道,因此常規麻醉氣管插管的可能性不高。

圖片發自簡書App

? ?麻醉是為手術開道的,腫瘤帶來的麻醉困難使得整個治療變得復雜,加腫瘤位于頸根部,術區周圍全部是大血管,顯露相對不易,術后的監測也是手術是否成功的重要環節。基于此,為了更好的對圍手術期各個環節進行充分討論和仔細論證,由我科提請全院會診以便協同個科室間的合作。

? ?在嚴肅而緊張的討論中,影像科、麻醉科、心外科、甲狀腺外科、呼吸科、ICU等前來會診的主任們各抒己見。對診斷、麻醉前評估、麻醉方式、手術方式、術中難點、術后護理、氣道維護以及術后拔管時間等多個環節進行了詳細的探討,并最后達成一致,在體外循環支持下進行氣管腫瘤切除術,且配備了各種緊急預案。

? ?患者三凹征越來越明顯,這顯示患者的氣道梗阻正在進展。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因此胸外團隊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術前準備工作,在充分準備就緒后,患者于5月9日順利開展手術。首先由麻醉科章放香主任指導,劉樹春副主任醫師行硬膜外麻醉,為股股轉流保駕,同時在B超監測下行頸叢麻醉,為氣管切除做準備。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麻醉生效后,由心外科劉秀倫主任和李業濤副主任成功完成股動靜脈插管,并由舒義竹主任及李美主治醫師協同完成體外循環。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股股轉流的成功建立為不插管麻醉提供了安全保障。之后由血管外科袁平主任協助術區顯露,我科許川主任主刀,行氣管腫瘤切除。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 ?術中患者曾出現一過性的低氧血癥,經麻醉科和心外科主任緊急調整后,患者氧合得到明顯改善。此后手術按術前既定方案順利進行。當氣管端端吻合完畢,止血關胸那一刻,所有參與其中的醫務人員都無比欣慰。我們既給予了這位慈祥的母親一個新生的機會,也給了她愛人和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

圖片發自簡書App

? ?術后患者恢復良好,在中心ICU施賢清主任帶領的重癥治療及護理團隊的精心監護下,患者順利拔管并返回病房。在胸外科,這位母親得到了曾曉萍護士長帶領的護理團隊以及骨科曾鳳護士的精心護理,病人康復良好,終于露出來久違的笑容。

圖片發自簡書App

? ?眾多醫護人員的團結協作,換來了久違的笑容,此刻,相信每一位醫生心中都充滿了不盡的喜悅。

? ?急危重癥通常相當復雜,對疾病的診治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很難僅憑單獨個體就能完全解決。本次重癥氣管腫瘤診治中所體現出來的團隊意識以及良好的分工協作,標志著貴州省人民醫院在組織多學科協作進行急危重癥方面能力的極大提升。在這里引用希波克拉底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來感謝各位參與其中醫護人員——救人一命,即救世界!你們是偉大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