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岳霖默默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
她是中國國徽的設計者,是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委員。
她就是民國一代才女――林徽因
那年四月,春水煮茗,桃柳抽芽,林徽因有幸地降生于杭州,一所詩意含蓄的城。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祖母典雅高貴,林徽因沿襲了他們儒雅優秀的血統,所以此生擁有斐然才情與絕代容顏,也許這一切只是偶然不是必然,但林徽因注定會成為那個風云時代的傾城才女。
林徽因自幼聰慧,少時就讀于北京培華女中,年少的她就與眾不同,在培華女中時成績優異,氣質非凡,引來不少京城少爺青睞,但是林徽因不為之所動,就像一朵白蓮花,靜靜的開著。后來隨父親去英國讀書,都說愛上一個人,就會愛上一座城,那么林徽因就是其中一個吧。霧都,英國倫敦,一個如詩如畫的城市,邂逅了一段愛戀。
說林徽因對徐志摩一見鐘情,是不為過的;說徐志摩對林徽因懷想一生,也是不為過的。林徽因初見徐志摩是少女的懵懂,看到了一個大哥哥的英俊模樣,而徐志摩第一眼就被眼前這個眼眸清亮的女子吸引住了。兩個人經常在一起討論詩詞,各抒己見,少女時代的林徽因想必對詩中如詩如畫的浪漫生活很向往。徐志摩也為林徽因寫過好多情詩,更讓林徽因對這個談吐風雅,英俊外貌的眼前人有好感,她的父親也看出了女兒的想法,也沒有阻止。但是徐志摩是有婦之夫啊,妻子張幼儀不久后就來到倫敦,這讓事情陷入了僵局,但是林徽因心知肚明,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徐志摩,徐志摩當即就與妻子張幼儀離婚,這一離婚也是歷史上第一次休妻,張幼儀也是一個大家閨秀,他懂得不愛他的人不必挽留,帶著徐志摩的兒子,到德國學習,張幼儀也是賢妻良母的,她照顧了一生徐志摩的父母。
但是不久后林徽因要隨父親回國了,徐志摩有太多傷感,那個時代的表白不像現在,一句我愛你,在一起。徐志摩隨即為林徽因寫了一首千年絕唱——《再別康橋》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可能這樣一別真的就是永遠,回國后的林徽因就遇到了相伴一生的人——梁思成。梁思成是成熟的,他給了林徽因厚實的安全感,相比于徐志摩來說。梁思成是建筑學家,剛好林徽因在英國學的也是建筑,所以兩人就經常在一起研討,久而久之,就產生了感情。倆人結婚的前一天晚上,梁思成問林徽因:“為什么是我?” 林徽因說“答案很長,我需要用一生去回答,你準備好了嗎?”就這樣一句話,讓梁思成更認定徽因就是她要陪伴一生的人。婚后的生活也是穩定的,徐志摩是梁思成父親梁啟超的學生,徐志摩回國后會經常拜訪老師,免不了和林徽因,梁思成交流,三個人雖然都沒有挑明,但心里都清楚,但又能怎樣呢?
后來結婚后的生活瑣事更多了,她沒辦法向梁思成傾訴,梁思成是很忙的,于是就想到了和徐志摩互通書信,在書信里,他們倆暢所欲言,仿佛又找到了當時的感覺,他們倆也經常出席各種會議,在外人眼里看來他們倆才是郎才女貌,徐志摩怕也是這樣想的,可是林徽因感覺徐志摩不能給她安全感,所以倆人一直保持這樣的關系。
后來在一次酒會上徐志摩遇到了讓他奮不顧身的女人——陸小曼。陸小曼是風流的,是開放的,也是有夫之婦的。徐志摩就是被她的風流所吸引住了,倆人不顧一切地在一起了,感覺這才是真愛。但是陸小曼是陸小曼,林徽因是林徽因,林徽因在他心里的地位是任何人都無可替代的,所以在他生命的最后時刻心里也是想著林徽因的,因為他坐的失事飛機也是為了去奔赴有林徽因參加的一場宴會。
用現代的話說,徐志摩是林徽因的初戀,梁思成是林徽因的丈夫,而金岳霖則是林徽因的藍顏。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會守護林徽因一生。金岳霖中國現代邏輯學的奠基人,一直是暗戀她的,后來林徽因嫁給梁思成,金岳霖還是癡心不變,和他們倆成為最親密的友人。在動蕩的幾十年里,林徽因在哪居住,金岳霖就會搬到她家旁邊,比鄰而居,共患艱難歲月,而自己也是終身不娶。
后來林徽因因為四處奔波,患上了肺病,就這樣帶病的情況下,她還是完成了人生巔峰之舉,先后參與設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后人也稱她為偉大的建筑學家,不為過的。
這篇文章是我看完林徽因傳后寫的,一直對林徽因這樣的才女很尊敬,所以就有興趣去了解她。我知道后人有對林徽因持否定態度的,但是我認為她是用她喜歡的方式去過完了她的一生,無論選擇誰,無關對錯。人生就一次,何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度過?但這一生也要做出點成就來的,別忘了林徽因是才女的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個女建筑學家。
現代人的節奏是快的,出去不用帶錢包了,都是移動支付,也很少有人沖印照片了,沒幾個人會把心愛的姑娘的照片放進錢包里了。撩人都太隨便了,社交表情包普及,張嘴閉嘴么么噠,一言不合就互刪,記錄說沒就沒了,有時候挺討厭這個年代的,我想過慢的生活,但是你既然改變不了這個時代,那就做好自己吧,勿忘初心。
謝謝每個陌生人看完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