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明明早就從寫手帳開始了啊

文 / 謝小蔥


別人說寫作分為兩種,一種是寫給自己的,一種是寫給別人的。而寫作之于我,也分為兩種,一種是用筆和紙來記錄的,另一種則是通過各種鍵盤來傳遞的。

這種用紙筆的寫作就是我的各種手帳。今年是我用手帳計劃記錄生活的第三年,我習慣把生活的日常規劃、美好瞬間、及時感悟都留在手帳里,用心寫進每年的日程本、日記本和各種功能用途的手帳本里,隨著歲月的更迭,手帳的內容也越發豐滿充盈,它不僅是一種工具,也是一本關于我自己的故事。

在如今手機不離手信息化這么便捷的時代,我仍然隨身攜帶手帳本出門,會多一份安全感,不然,總會出現把時間弄丟的擔憂。沒錯,在手帳里時間是看得見的,它們好像捆綁在一起。

每天的有效時間、任務事件、高低效產出,每年的夢想清單、讀書觀影學習記錄、日常習慣追蹤,這些數據真實的體現在紙面上,或許今天是優秀獎明天就會給自己差評。但是沒有關系,這才是真實的鮮活的日復一日努力堅持的自己啊,我會全然接納自己所有的狀態,發現自己時刻的改變,愛生活愛自己,也自然才有能力愛他人。

手帳讓我感受到過往的真實和時間的力量,讓我更珍惜與熱愛眼前的每一刻,我也更期待完成每日to do后小小的滿足感,就像攻克游戲關卡一般,為每一次小小的順利闖關歡欣雀躍,也會為自己的偷懶懈怠而慚愧自省,讓每一天都要過成自己喜歡的模樣。總之,手帳是我生活的表象,是我最真實的模樣,記錄我當刻最準確的想法,若想要欺騙它換取表面繁華,真是自己都過不了自己這關。

不自覺的寫成了一篇對手帳的表白文,我總是不厭其煩的向身邊人推廣手帳這個絕好的生活工具,任何有益處的事物都是需要附加最重要的行動,不需要做達人、大神,只需要把它變成生活必需品,當做人生的參與者。你不用,它就是個工具擺在那里總會有人獲益,你用了,它就變成了一部你的個人傳記,說不定就會流傳千古呢~

另外一種寫作便是各種互聯網的方式,在用簡書前,我只會在微博和微信上寫寫字。一直不以為然,認為這些都只是生活狀態的分享,心情、美食、觀影或出行,無關乎文筆與文字的價值,后來琦琦在分享中講,微博微信這些公開的平臺都該當做是我們的個人雜志去經營,每一次的編輯發布都是展示自己分享自己的機會。這讓我對它們又有了新的認識,讓我正視起所有需要用文字表達的方式,傳遞的信息里不僅是自己的狀態也該分享即刻的認知,自己成長的同時或許會凝聚成小小的影響力,每個人都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所以關于寫作,很多人都應該像我一樣不會陌生,沒寫過幾次長篇大論,總寫過手帳或發過百字的微博吧。而想要把寫作當回事,我來到了簡書,很湊巧,剛在簡書發了文就看到“無戒21天寫作訓練營”,既然有這個機緣,為讓自己養成寫作習慣而并非一時興起,也為“日更”這件事或許會讓自己不那么舒服,報名參加了訓練營,今天是第一天。

作為寫作小白,我在想自己為什么要寫作,答案是像寫手帳一樣,不是為了要做達人、要做知識IP,只是想要用起這個擺在那里的工具,讓它成為自己的必需品,梳理思路,讓輸入與輸出變成循環的有效回路。當行為變成習慣后,才能去提高技能,去刻意練習,所以,堅持行動才是一切的開端。這100天里我的主題是 “跳出舒適圈,讓自己過得不舒服”,或許一不小心會變成自虐型學習人才,想想還有點小竊喜呢~





聽從內心的聲音? ? 接納真實的自己

我是謝小蔥? ? 感恩相遇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