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站樁養正】平臺視頻號每周日有公益直播,其創始人莫子老師圍繞樁法及其心得,與廣大樁友交流互動,答疑解惑。
觀看直播,可學習站樁相關知識,擴大升級認知,獲得新知,為站樁修煉賦能。
9月18日晚間,莫子老師帶來了以“平常是道,答疑解惑”為主題的直播。主要回答了一些樁友連麥提出的問題。還順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精彩論述和觀點。
重復是學習之母。無復盤,不進步。
現將直播主要內容和觀點梳理如下,僅供讀者參考。借機感謝子葉老師錄制的音頻,提供了完整的原始信息。
要說明的是,我盡量復述老師的原意,再現和提煉老師的核心觀點。但遣詞用句不免會酌情調整,使閱讀更通順。
本場直播亮點在于,老師開場就詮釋了直播主題:何為“平常是道”?
其主意是,站樁最神奇之處就是,讓我們變得氣色好了,有精氣神了,身體更健康。
并將其中一句心法“把心深深地沉靜下來”,視為重中之重的站樁要領,這句話很平常。但平常的話卻很難做到。站樁養正就是教給大家如何自我改變。
一、主要觀點
1. 平常是道。
2. 太乙樁是生發的樁,是最重要的樁法。
3. 養心靜心不是一兩天的事,要多參與練功,多鍛煉。
4. 要多察覺和反省自己,練功要有穿透力,從身體練到骨髓里,練到心臟和心房里。
5. 我們練功鍛煉的是一種能力,一種能拿得起放得下、跳得高落得遠的一種能力。
6. 練功,不要預設某種妄想之念。
7. 大道無形,大道至簡。最高級的東西都在平常、自然之中
8. 自然之中現天然。
9. 上乘的呼吸,是建立在某一個基礎之上,不是刻意地練呼吸。
10. 歷史上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不能僅靠自行看書而沒有老師教。
11. 要練好內家拳,站樁是本,能感受到身體和內心的變化。
12. 只有靜下來,才能聽到萬物的聲音,找到自己的歸宿、自己的家。
13. 只有練了,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不可思議。
14. 只要練了,看書就容易懂了。
15. 自己琢磨著練,只知道第一步,不知第二步,或者只知道第一層,不知第二層。
16. 練功要趁早,打鐵要趁熱。
二、答疑解惑
1. 一直不能入靜,怎么練?
答:一點點練習入靜。萬丈高樓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我們每天都要擦拭我們的心,因為每時每刻我們都與萬物自然界,與社會產生關聯,有能量交換,其中不免有負能量。慢慢地心越來越清靜,越擦越干凈明亮。
2. 高低肩可以站好嗎?
答:線下有這樣的樁友反饋,可以通過站樁來修正,現在穿衣一點看不出來。
3. 我是5.30傳承班的,現在練功時肚子又鼓又脹,怎么回事?
答:確認這是小腹的鼓脹,是好事。因為腹部滾圓,是因氣飽滿。很多佛像都是腹圓。如果放松的話,就是經滿氣足。可以樁后多走動,多做搖臂式,輔助運化。
4. 晚上站樁全身腫脹,第二天還會腫脹,怎么回事?
答:站樁會出現是好是壞的體感和現象,但身體的質量、生命的狀態更好了。線下曾有一位跑全馬選手,雖然看起來很健康,但內在可能有疾患。
而站樁人的體型雖不是最好看的,但健康的程度、質量是超越的,是上乘的。表現為氣色好,皮膚好,身體通透。
5. 我很早參加了體驗營,現剛進入精華班,練功時胸口的氣沉不下去,進不了狀態,怎么辦?
答:進入狀態需要練習。意識跟著心法口令走就行,不要亂用意識,像什么打通大小周天呀等。但是放松的意識是要的。
你現在剛起步,雖然一直在練,但仍在外圍,別著急,繼續跟著練習就好,前輩都是練一輩子。
6. 困擾我的是,練無極樁很久了,已經達到很放松了,后來不知為何又沒有松沉之感了?
答:這屬于在進階中的困惑。但這在太乙樁中能解決,有時候人在舒適圈太久了就需要突破一下。在太乙樁會有非常大的精進。
太乙樁提升元氣很快,但陽氣生發起來后,還要降下去,要疏布周身。這就是太乙樁的功能。
7. 眼睛微閉做不好,那么全閉眼可以嗎?
答:可以閉眼。因為有的人閉上眼睛會頭暈,就只好睜眼。
8. 每次老師口令說“把心深深地沉下來”的時候,我就深呼吸了,對嗎?
答:沒關系,只要是自然呼吸,不是刻意的就可以。
9. 我做體檢時,發現骨盆不正,可以調正嗎?
答:太乙樁對調形正身很有用,有的樁友是腰椎側彎,通過站樁就調正了。因為在身體中正之下,站著站著放松之后,身體慢慢會自動歸位。
10. 為了有氣感,雙手就使勁撐開。如果放松,氣感就沒了,對嗎?
答:不要強求氣感。手指是要挺起來,但不要使勁翹。
11. 松腰坐胯時,小肚子就收回去了,對嗎?
答:多感受后背的命門,要放松展平,小肚子是放松的。
12. 胸口有氣下不去,一放松就總打嗝?
答:說明胸口有郁結之氣。當你脾放松時,氣就沉下去了,身體蘇醒、開悟了。
打嗝就是排脾胃的濁,吐故納新。練功可以啥也不管,只管練就行,后期該有的都會有的。
13. 平時躺在床上放松時,也能感受到腿肌肉在跳動,怎么回事?
答:這是自然的反應。脾主肌肉,脾調理時肌肉可能會跳。比如肺主皮毛,有時會有蟲子在皮膚下面爬一樣。練功久了,逐漸的就會開關展竅。
14. 練獨立守神時,口令響起之后,就不會呼吸了,怎么辦?
答:不要刻意呼吸。一旦緊張,就會刻意做作,人就封閉起來了,要放開,不用管它就是了,自然呼吸最好。
15. 練功時,有時汗流浹背,有時又不出汗,對嗎?
答:人是高級的調整動物,該排汗就排汗,排不排其實無所謂。心浮則氣盛,此時就要調氣,降伏身心。
16. 練功時經常大汗刷刷地流,這樣好不好?
答:好呀!排出的都是濕濁,逐漸百脈都疏通開了,所以站樁流汗是正常的,不站樁流汗就不正常了。
三、我的收獲
1. 知曉了“平常是道”這個真理。
不要認為,某人某事或某功法,一開始就有多么神奇或高深,一切的高度本身就源于腳踏實地、持續恒久的深入探索和實踐。一門深入,方得道果。
站樁也一樣,真正的功夫沒有速成,都融入平常的修煉之中。心態放輕松,練功求精進。功夫是在日常中練就,沒有一撮而就的成功,是次第有序,一層功夫一層天。正所謂“王道無近功”,平常的修煉才是王道。
2. 練了,一切結果皆有可能。
不要主觀預期某一個目標,或者為了某個目的而練功。只是抱有一顆平常心,有愿心而無目的地去練功就好,堅持下去才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但行耕耘,莫問收獲。
3. 日積月累的功夫乃是真功夫。
凡事都是量變引起質變。如同“厚積薄發,博觀約取”一樣。當站樁的新奇和激情褪去之后,當只能依靠獨自修煉之時,更需要一份有恒不懈的修煉之心。
經過千百次的重復練習,才能熟練生巧。這也就是所謂:
“操千曲而后曉聲,觀萬劍而后識器”。
三、我的行動
1. 繼續保持撰寫每場直播復盤。書寫一遍、思考和梳理一遍,勝過觀看三遍。因為輸出比輸入更重要,也可以倒逼更多的輸入。視頻信號稍縱即逝,但文字可以穿越時空,見證一路走過的足跡。
2. 繼續保持每日站樁的習慣。在樁架成熟的基礎上,剩下的就是時間的沉淀和積累,功量累計到一定程度,時間的復利效應才能顯現。激情只能點燃夢想,習慣才能成事。
3. 繼續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追求,不貪求,不預設目標,不期待結果。如果說“平常是道”的話,那么平常心則為體。萬法歸心,復歸平常心態,才能篤行致遠。
最后,呈上莫子老師的諄諄教誨,聊以共勉: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往前走,定能到達。功夫就是在每天的點滴堅持中鑄就。”
愿我們都如“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追求“修身以貫天地,煉心以明十方”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