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雜貨店》——遇見它之前,我從未讀過這樣的小說

01

利用3個晚上的空閑時間,一口氣讀完了《解憂雜貨店》,一部非“東野圭吾式”的東野圭吾小說。

沒有驚心動魄的罪案,也沒有層層推理的偵查,只有4個充滿溫情、心存羈絆、彼此救贖的故事。

分開來看每個故事獨立成章,但卻每個人物都跟“浪矢雜貨店”、孤兒院“丸光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我希望讀者能在掩卷時喃喃自語:我從未讀過這樣的小說。”

正如作者所期待的那樣,這本書是繼《白夜行》之后,又一部給我心靈帶來深深震撼的作品。

現在是UGC時代,每個人都能在眾多的自媒體平臺上進行創作。

甚至采用一些營銷手法,標題黨一下,就能讓數萬人看到你的文字。

再奉上堅持日更的努力,小白也能很快逆襲成青年作家。

這里并不是在鄙夷那些堅持做內容的自媒體人。

只是在我心中,絕不是能寫文的就能稱得上“作家”。

就像不是能畫手繪的人都能被稱為藝術家一樣,這其中還需要一點“天賦”、“靈氣”。

東野圭吾就是我眼中一個有天賦、靈氣的作家。

他的諸多作品《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等等。

都像一個個精彩絕倫的藝術品,讓人戀戀不忘,給人帶來深刻的影響。

02

三個無業青年,因為偷盜的車拋錨了,躲進一間廢棄的雜貨店等待天亮,卻在無意中收到一封來自“過去”的信。

原來這家店在30多年前,是一家能幫你解決任何煩惱的雜貨店。

晚年喪偶的雜貨店主浪矢爺爺,在孤獨中尋求生命的最后價值,開始進行煩惱咨詢。

即便身體不適,也堅持給每個咨詢的人認真回信。

他堅信所有給浪矢雜貨店寫信的人,都是內心破了個洞,重要的東西正在從那個破洞逐漸消失,人的心聲是絕對不能無視的。

只要你將煩惱塞進雜貨店卷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復。

因為男友身患絕癥,陷入奧運集訓和陪伴男友的艱難抉擇之中的月兔;

為了音樂夢想,拒絕繼承魚店家業,但看到年邁體衰的父母之后,內心掙扎的克郎;

家庭慘遭巨變,父母選擇連夜潛逃,從而對父母、未來失去信心的浩介;

為了支撐領養父母家庭,糾結于是否該辭去白天的低薪工作,全職做陪酒小姐的“迷途小狗”。

他們每個人都有不能輕易舍棄的羈絆,就像生活中的我們一樣。

幸運的是他們在向雜貨店袒露煩惱的過程中,填補了心里的破洞,從而得到了救贖。

03

三個“未來“世界的小偷,預知了日本抵制奧運,比賽將被取消。

他們又氣又急的在信中勸告月兔放棄奧運,全心陪伴重病男友走完生命的最后歷程。

月兔卻一廂情愿地理解成她的意思,認為回信者只是在考驗她對奧運的感情,目的是幫她堅定追尋夢想的決心。

即便后來男友病逝、奧運被取消,她也覺得多虧了雜貨店的幫助,才選擇了正確的道路,得到了比金牌更有價值的東西。

就像浪矢爺爺說的,來咨詢的人心中其實都有答案,他們只是想確認自己是對的。

遭遇家庭變故,對父母連夜潛逃躲避債務的做法心生厭惡的浩介,與父母的內心越來越疏離。

當他去電影院觀看預示披頭士解散的電影《順其自然》,他覺得4個成員的心已經疏遠,演出亂唱一氣。

而多年后,得知父母為了掩蓋他的身份,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以后,他再回重溫那部電影,感覺卻完全變了。

他看到的是4名披頭士成員都在全力以赴地演唱,即使面臨解散也樂在其中。

同樣的一件事,得出的結論完全受你當時心境的影響。

就像有句話說的,”傷害你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對事情的解釋。“

A(事件)→B(信念、想法)→C(結果)

比如你的伴侶今天對你很冷淡,如果你認為他對你感到厭倦,你就會覺得很難過。

如果你認為他是因為身體不舒服,或者是昨晚比賽輸了球,你就會心疼地對他好一點。

所以,是你對事情的看法,影響了你跟你伴侶的關系。

04

克郎從中學時期就開始迷戀音樂,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職業歌手。

為此他與父母鬧翻了臉,還在大學時期中途輟學。

他每天刻苦練習,給唱片公司郵寄試聽帶,希望有朝一日能被音樂界人士發掘。

一次難得的機會,他終于可以在音樂評論人面前表演,卻得到了無比殘酷的評價。

”還不錯”

“歌唱得跟你一樣好的人多的是,如果你的聲音很有特色,自然另當別論,但你沒有。”

“以外行來說是還好,不過可惜也就這個水平了。”

這對于一心想獲得出道機會,實現音樂夢想的克郎來說,無異于當頭一棒。

成功只是小概率事件,天賦這種東西,不是隨便努力一下就能彌補的。

努力,確實可以改善你的處境,但不意味著一定可以幫你收割大面積的認可,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然而反觀現實,這卻是一個被灌滿雞湯調料的社會。

人人都在堅信“只要堅持,就能成功。”

正如古典老師說的,成功只是小概率事件,混得太慘的人也是。大多數人都只是過著不太成功,也不太失敗的日子。

如果任何人努力一下就能夠變成金子,那金子還會值錢嗎?

05

“地圖是一張白紙,這當然很傷腦筋,任何人都會不知所措。可是換個角度,正因為是一張白紙,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一切全在你自己,一切全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無限的可能。”

這本書最后以浪矢爺爺給未來3位接班人的回信結束。

3個小偷也在一封封認真回復當中,找到了比金錢更有價值的存在感。

就像某位豆友說的——

“無法選擇的出身,命運殘酷的捉弄,讓即便想力爭上游也無能無力的他們走上歹路。然而他們并未因此對其他人充滿惡念,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下,他們成為年輕版的浪矢爺爺,因為一念之善扭轉了必然走向悲劇的人生。”

小偷確實是小偷,但小偷又不只是小偷。

我們總是把表面看到的當作是全部,用最簡單粗暴的思維下定義。

但是這本書教會我們,世界未必非黑即白,在對與錯之間人的掙扎與改變,更值得我們一探究竟。

如果喜歡,可以不打賞,但一定要點贊,謝謝!!


作者 | 若言,90后干貨、雞湯寫手

白天是培訓行業的產品狗,晚上是打了雞血的自媒體人。2016,每天看書2小時,一年讀50本書,制作20份讀書筆記PPT,堅持每周≥1次更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