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拖地大叔說到人生如夢,可能一聽這個題目就覺得好消極。就像聽到佛教這個詞,可能會想到暮鼓晨鐘,逆來順受,消極避世。
對不起,正如拖地大叔只拖地,不背鍋。同樣的,后面這個鍋,佛教同樣不背。
我們常常通過題目而不是內容來判斷一篇文章,普遍的就像通過一個人的外貌來判斷這人的內涵,就像通過基本面來看一只股票。而往往這兩者雖然有時候有些關系,但并不一定是同向的關系。常識有的時候是一種偏見,就像在物理學史上,“以太”曾是一個大家都認可的常識,是物理學的基礎之一,但時過境遷,以太這個概念存在的意義就只剩告誡后學“不要跳進思維定式”了。
其實上次還是從比較理性的角度來說明人生如夢,用的是比喻的方法,說明人生就像“夢境”一樣,我們無法去證明我們存在的這個世界就是真實的世界。除了莊周夢蝶,其實外國哲學家也有著類似的想法,比如哲學家希拉里·普特南在《理性、真理和歷史》(Reason, Truth, and History)一書中提出的“缸中之腦”也同樣表達了這個意思。
就像,無論我們用什么辦法,也無法讓一個看不見綠色的天生色盲理解綠色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顏色。因為他不能“分別”綠色和其他顏色有什么不同。
而“分別”用佛學里的專有名詞來說,就是“識”。
在這里,拖地大叔不得不扯點題外話,古代的字和現代的字雖然書寫上差別不大,但涵義上差別可大了去了。比如學習的“習”這個字,古字是上面一個羽字,下面一個日(后來下面的日演變成了白)。羽象征著鳥兒的一對翅膀,日是太陽,一只新生的鳥兒,撲扇著翅膀在晴空里試著飛翔,是習的本意。只一個字,就表達了一個動態的意象,活潑潑地呈現著,多么傳神,栩栩如生。
所以還是古字有嚼頭。
好,扯回來。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玄奘法師西行求法,最主要的就是去當時印度的那爛陀寺取《瑜伽師地論》這部書,而這部書一百余萬字,講的就是“識”以及“轉識成智”。
拖地大叔曾經通讀過這部書,讀罷后被深深地震撼了。其實震撼這個詞在這里是那么蒼白。那么我來給它加點層次。
如果說第一次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是震撼一級的話,那這部書就是震撼正無窮。恩,有點差不多了。
這部書里,最淺的內容,就是對世間的一切用語言來了個詳細“分別”。世間萬法,盡歸其中。
這是一個與現代科學的世界觀完全不同的一套描述世界的方法。可以簡單的舉個例子,我們每一個正常人,都有,眼,耳,鼻,舌,身,意(識)這六根,對應的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根與塵相應,就產生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這就是十八界。
而世間我們每個人所遇到的一切事物,都能囊括在這十八界當中。而這,也只是書中所講的最最粗淺的部分。里面涉及的概念紛雜,但條理清晰。世界觀龐大,結構又精微。
十年前,拖地大叔還不怎么拖地,大叔還普遍是叔叔的時候。曾經讀到過這么一段話“若沒有西方哲學的根基,想弄通佛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話雖然絕對了點,但當我讀了讀西哲后,再一比較,不得不說,好像有些道理。
所以,如果只把佛教當成是念念經,做做法事超度,未免就太偏頗了。
而《瑜伽師地論》這部書,就是對整個印度佛學的一個概括。我曾在讀完后,在書評中寫下這么一句話:“曾經十九年萬里獨行路,如今二一一元京東限時達”。
玄奘法師為取這部經書穿過茫茫戈壁,翻過雪山,走的正是絲綢之路,真可謂九死一生。關于這些拖地大叔以后不拖地了可以詳細說。
是的,佛經說人生如夢,但這不代表著佛教的人生觀就要消極。
玄奘法師幼年失去雙親,可以說童年是不幸的。我們不給法師加任何光環,我們就拿事實說,一個幼年失去雙親的人,應該是境遇是極端地逆境了,但法師沒有就此消沉。反而身肩使命“遠紹如來,近光遺法”,這是玄奘十三歲說的話。
拖地大叔這里也不給玄奘法師唱高調,說法師是為了普度眾生,心無私念。翻開歷史典籍可以得知,法師當時對大唐佛教有很多疑問,因為由于譯經的問題,各種說法矛盾比較多。于是發心西行求法,這里,為己就是為人,為人就是為己。
于是一人上路,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游學。
回國后,唐太宗親自給《瑜伽師地論》作序,成千古名篇。從淺的方面來說,給中華文明帶來了新的血液,讓其更加燦爛悠長。
一個幼年失親的孩子,成長成偉人。如果這都不叫積極,那什么叫積極。
所以,真正的佛教并不是消極避世的。
即使佛經上說,我們這個世界是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
但,拖地大叔說這些,并不是號召大家去學習玄奘法師這種所謂的吃苦精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
正如羅素所說,參差多態乃是幸福本源。
而是想說,人生雖如夢,但這不妨礙我們熱愛生活,把自己過地精彩,有滋味。
就像《泰坦尼克號》里的老太太上船仍要帶上自己的金魚、寵物一應物品,看上去很是享受生活。
但知道了故事我們也就懂了,她不僅為自己而活,也為JACK而活,所以才不肯浪費哪怕一分一秒吧。
我想,玄奘法師也是如此吧,為了自己的疑惑,也為了眾生,才能一人扛此重擔。
終身不渝。
夜已深,拖地大叔今天睡晚了,為了明天更好地熱愛生活,下次早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