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于2014年2月20日)
小初寶寶:
一歲像個坎兒一樣,讓我們一下從幾個月的嬰兒變成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幼兒,媽媽覺得,一歲的孩子就該有個一歲的樣啊,比如會走、會說簡單的詞語、會認識很多東西,不過看來,是媽媽想得太簡單了,一歲什么都不代表,那不是個節(jié)點,而是普通的一天,雖然媽媽張羅得挺歡,可那只是你眾多一天中普通的一個日子。你的生活依然很簡單,兩大內(nèi)容占據(jù)了全部——“笑”和“拿”。
媽媽始終堅信,愛笑的孩子是上帝眷顧的孩子,所以給了他快樂和無憂無慮。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越小的孩子笑容越多,他們會無緣無故地發(fā)笑,會在我們認為毫無笑點的地方放聲大笑,會在睡夢中笑,會在醒來時笑。可隨著孩子越長越大,似乎笑容也越來越少,五歲的思博,已是酷酷地摸樣,斜著眼瞅一眼身邊的小弟弟和小妹妹,說了一句:“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逗懷了身邊一票大人;二年級的侄子碩碩,和君初一起照相,很會在快門亮起的一瞬間擺出一個笑的樣子,可八顆牙依稀可見,就是看不到骨子里的快樂;朋友的兒子已上初中,飯桌上始終不語,低頭吃飯,大人還想從前那樣逗他,他只會悶悶地回上一句:“嗯!”,曾經(jīng)青春期的哥哥,每天下學回家第一件事,一定是把自己鎖在自己的房門里,哪怕外面有再多的親戚朋友,也頂多是一聲禮儀上的招呼,從此再見不到人影。到底是什么沖刷著孩子們的笑容呢?讓他們越來越不快樂,越來越不懂得笑容的真諦,尤其是男孩子,簡直就是一個越來越遠離媽媽的過程。我不希望我的小初是那樣,所以想多記錄些美好的笑容給他看:
小初不會走,但會用小手指明方向讓抱著他的人走到他想去的地方,指揮別人玩他想玩的游戲,躲貓貓就是其中最經(jīng)典的一個。通常爸爸是抱著他那個人,他會指揮著爸爸走到窗臺邊,然后拿起窗簾把自己和爸爸裹在里面,在里面偷偷地笑,等著媽媽來找,媽媽也會裝作找不到小初的樣子,邊走邊問:“小初在哪呢?媽媽怎么找不到他了呢?”如果想演得更像,就隔著窗簾布摸摸他的小手問:“這是誰的小手啊?這是誰的小胳膊啊?”你就能感受到,里面那個小家伙已經(jīng)笑得顫顫巍巍的了,然后再猛地掀開窗簾說:“原來小初在這啊!”這時的小初,保準笑得咯咯得了,眼睛瞇成一條縫,前仰后合不說,還用小拳頭砸著爸爸的肩頭,一副勝利得逞的樣子。每天總有一個時間是躲貓貓時間,在同樣的地方,重復同樣的游戲,有時候,重復個十次八次,小初都不會厭煩,每一次都笑得特別燦爛,就好像第一次玩一樣,如果我和爸爸累了或者舉得厭倦了,只玩了兩三次就想走,那么小初絕對會用哭聲或者叫聲把我們拉回來,繼續(xù)用窗簾裹住自己,你找不找我我不管,反正我藏好了!
另一個“更無聊”的游戲叫做“我也要抱抱”,如果是爸爸抱著小初,那么只要媽媽去追爸爸說:“我也要抱抱,搶寶寶了,我也要抱抱”,那么小初絕對就會笑得前仰后合,還會配合抱他的人躲閃,仿佛很享受搶著要抱他的感覺。
不止是游戲,孩子的學習過程也充滿了笑聲,小初喜歡讓人扶著胳膊走路,我和爸爸,總會一個人扶著你,另一個站在你走來的方向,張開雙臂迎著你,說一句:“小初,來,找媽媽!”,你看吧,這時的你簡直自豪地不得了,雖然顛三倒四晃晃悠悠得,可是氣勢上一點不弱,挺著小肚子,聳著小肩膀,咯咯笑著一路走來,往往走到快要接近媽媽的時候,笑聲就高到了頂點,笑到喘不上氣來,人也團成了一個球,仿佛終于被抓到了,乖乖地俯首就擒!
每每這些時刻,爸爸媽媽也總被你的笑容感染著,體會著“快樂其實很簡單”這個道理。孩子的快樂就是這樣,不是你花了大價錢給他報了什么輔導班能買到的,也不是什么價格昂貴的玩具能換取的,就像你過生日的那一天,爸媽給你買了許多玩具,都說男孩子喜歡車,媽媽就給你挑了一個能自己跑的萬象車、一個會汪汪叫滿地跑的狗狗和一個會翻跟頭的轉(zhuǎn)轉(zhuǎn)車,結(jié)果,我們玩得很happy,你卻被他們音樂加汽笛橫沖直撞的樣子,嚇得哇哇大哭,從此,這些玩具不再近身,被束之高閣起來。
都說男孩的語言能力發(fā)育的比女孩晚,如果算個心理安慰的話,我愿意相信這是真的。自從八個月時小初學會了說“爸爸”和“媽媽”,他的詞語庫里就很久沒有增添新的內(nèi)容了,差不都快一歲的時候,他又學會了一個霸氣十足的新詞——拿。自從學會這個“拿”之后,他幾乎不再主動叫“爸爸”或者“媽媽”了,而是每天幾千遍的重復著“拿”,看到天花板上的燈,我們要拿,看到洗衣機,我們要拿,書架上的書,能夠到的幾乎都被他拿了一個遍,每天睡醒,還沒有徹底精神,第一個動作保證是伸出小手,長長地喊出一句:拿——。有時候,其實他也沒有什么準確的目標,所以給出的指示常常也在變化,這回想拿這個,等走到了,又看到了那個,手指的方向變來變?nèi)ィ駛€不知道目的地的汽車,不停在運轉(zhuǎn),就是不知道前方是何處。以前走在外面,我們必是一副冷酷的摸樣,現(xiàn)在不一樣了,指著馬路上的汽車——“拿”,指著天空上的白云——“拿”,指著操場上的小朋友——“拿”,每當這時,我會在身邊糾正,那是汽車,不能拿,那是白云,夠不到,那是小哥哥小姐姐,一起玩的。但愿這些話能慢慢存進他的語言庫中,我也期待著他的下一個詞匯。孩子的語言生成,是個奇妙的過程。對孩子來說,每一個新學會的詞都是有生命的。被成年人功利的手觸摸得污跡斑班、榨取得奄奄一息的詞,一旦經(jīng)孩子中呀學語的小嘴說了一遍,就是一次真正的復活,重新閃放出了生命潔凈的光輝。孩子語言能力的每一點進步,逐漸增多的有趣表達,她的奇思妙想和驚人之言,我希望我只要聽到,就能都如實記錄下來,事實上,如果不記下來,他們絕大部分必定流失,而一旦流失,這些財富將一輩子不復存在。
小初,媽媽又該開學了,寒假陪你很累卻很愉快,未來一段日子,白天可能媽媽就不能陪你了,希望咱們一起過渡好,你是個堅強的男子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