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們是不是或多或少都有這樣令人頭疼的事——帶孩子去購物,孩子經常會看到什么就想要買,如果實在不同意買,孩子就會一直纏著非買不可;更嚴重點就是就地打滾,一定要買到才肯罷休。
我們強調給孩子無條件的愛,不過在愛與自由中也要和孩子建立好規則。很多爸爸媽媽都明白建立規則的重要性,規則一旦定好后不能輕易被打破,否則孩子以后就更加沒有規則或者說會見機行事地挑戰已經規定好的規則。
很多不想打破規則的父母就會和孩子硬碰硬,堅決不給孩子買他們想要的東西,最終鬧得雙方都不愉快。
也有些爸爸媽媽會對孩子就地打滾、竭斯底里的哭鬧感到束手無策亦或夾雜著無地自容的情緒,有些父母會因為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讓自己難堪,于是會給予妥協,給孩子買非計劃內的東西后趕緊撤離商場。
如果沒有從小給孩子定好購物規則,孩子是很難做到理性控制自己的。因為孩子天生就是好奇心強,對新鮮的事物感到特別感興趣。
在還沒有生孩子之前就已經有不少的家長向和我咨詢遇到孩子不能做到理性購物的困擾。在我生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我就特別注意有意識從小做好女兒的引導。在她還沒有聽懂大人的話時,我就不斷地而且不厭其煩地,有點自顧自地告訴她我們每次只購買一樣東西,我相信這樣不斷地重復輸入一定會讓女兒今后對購物規則肯定會有所印象。
等女兒再大一點時帶她去購物,也會和她不斷重復強調每次只能買一樣東西,剛剛學會說話的女兒就會跟著重復“一樣。”“不多買。”歪歪扭扭地去選一樣東西放進購物籃里,每每這個時候我就會及時地肯定她、贊賞她,除了精神上的鼓勵贊賞以外還會給她物質獎勵,進一步把規則強化在肯定和贊賞中。
等孩子上了幼兒園了就更好辦了,爸爸媽媽只要平時善于借力使力,就可以做一對輕松的父母。孩子上幼兒園后會對老師有很大的認同感和崇拜感,因為幼兒園老師像馬戲團的演員一樣,每天都會陪孩子玩不同的游戲,讓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每一天都過得開心快樂無比。爸爸媽媽經常有這樣的感受——老師的一句話可以頂父母十句話。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善于借用老師的力,平時做到及時和老師進行溝通,如果孩子哪次購物時能夠做到理性購物,及時當著孩子的面表揚孩子,老師會進一步表揚和肯定孩子的行為,或者在全班小朋友面前給予贊賞和肯定,讓所有小伙伴都來向他學習。那對孩子的心理沖擊該多大啊!孩子以后和你去購物根本就不用爸爸媽媽強調,他也會自發自覺地做到理性購物。
如果孩子在理性購物做得不夠好,也可以接老師的力來使力。這個時候可就不可以當著孩子的面來說了。我們經常強調這樣一句話“人前大聲表揚,人后小聲批評。”爸爸媽媽可以私底下和老師溝通,懇請老師給予幫忙引導。你放心,老師自會有辦法和孩子做好引導的。當孩子一有進步就馬上肯定他,當著孩子的面給老師打電話第一時間和孩子的老師分享,父母還可以因此給孩子一點贊賞的甜頭吃,讓他們去選擇一樣自己喜歡的物品作為進步的獎勵。
等孩子再大點會用畫畫的方式表達情感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可以鼓勵孩子,讓孩子作為家庭一員參與到家庭的購物計劃當中,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擬定一份購物清單,爸爸媽媽書寫購物清單,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畫出購物清單,帶上清單去購物,每購買完一樣物品就引導孩子劃掉這一項,或者是在已購買貨物后打勾,具體方式方法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來進行。如果已經購買完購物清單上的列表,孩子卻看到自己喜歡的貨物想要購買時,可以和孩子做好協商,告訴孩子這一項新的物品并沒有在購物清單里,可以把它作為下次的購物計劃,爸爸媽媽只要做到說話算數,相信孩子會心悅誠服地接受的。
父母一定要有這樣的堅定信念“辦法總比問題多”、“凡事都有三個及三個以上的解決辦法”。只有這樣,在面對孩子遇到問題時,我們才能夠做到理智控制情緒,只有在穩定平和的情緒下才容易想出智慧的辦法來。
你的孩子是處于哪個年齡段呢?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不管是處于哪個年齡段的孩子,只要我們成人能夠做到心中有數,就可以做到智慧引導孩子理性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