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最后一條朋友圈,請留給鄉愁

2017年的最后一次集體緬懷,

留給了詩人余光中

2017年的最后一次重要會議,

留給了農村、農業和農民

那么,2017年的最后一條朋友圈轉發,

請留給心中的鄉愁吧

2018年的第一條朋友圈轉發,

也留給那份鄉愁吧

那里有我們的根,

那里是我們共同的老家

鄉愁賀西格?-?白駒;CCTV音樂頻道風華國樂合輯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2月28日至29日在京舉行。會議首次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并清晰劃定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12月30日中國新聞網)

鄉村是我們所有人的根。往上數三代,大多數人的先輩都在農村待過,人類的腳步都是從農村踏入都市;鄉村廣袤的土地、山川河流,是養育我們共同的母親,是任何文明、文化的發祥地;農業是永遠的第一產業,也許可以沒有工業甚至商業,但是絕對不能沒有農事,是它給人們提供賴以生存繁衍的糧食蔬菜,就如空氣和水一樣重要,須臾難分。

所謂故土難離,對中國人而言,即便是落葉,也總要歸根。“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是所有游子感同身受的痛,因此人們一提到鄉愁,就會回望鄉村,那里有我們最深的記憶和牽掛,那里是我們和父輩、祖輩永遠的老家。

然而,傳統的、古老的大都是沉寂的、落寞的。隨著時間的遷移,歲月的更迭,農耕文明逐漸淡出;隨著年華的流逝,步伐的鏗鏘,鄉土也漸行漸遠。曾幾何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努力跳出“農門”,由農村走入城市,人類也從遙遠的農業時代來到了工業時代、信息時代。

在這種形勢下,代表更高文明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鎮規模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各種資源和智慧都在向城市集聚。城市日益繁華,而鄉村日漸凄清。特別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市場經濟,近年來大量人口從農村走出,到各大城市務工、創業,謀生、打拼,這讓鄉村更加凋敝,很多鄉村只有到年節人們返鄉之時才會短暫顯現久違的生機和活力。

在這種缺血式、一邊倒的發展格局下,盡管這些年國家各項惠農政策不斷,扶持投入力度很大,可是仍然難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發展滯后、城鄉進步嚴重失衡的頹勢。與此同時,如今不光交通擁堵、一房難求的“城市病”讓人們深受其擾,田地荒廢、農莊衰敗的“鄉村病”也浮出水面,隨之而來的“空心村”、臟亂差、留守兒童、貧病多發無序開發、環境惡化等社會和生態問題也逐漸顯現,呈現出一邊“過熱”,一邊“過冷”的非正常景象。

當鄉村不再安好,我們的鄉愁該如何安放?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可以說,無論是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的角度來看,還是從精準扶貧、全面脫貧的需要出發,加強農村治理,重振鄉村都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現在,人們看到,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7年最后幾天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又再次提出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并進一步確定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目標任務,作出了“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強化鄉村振興制度性供給”等戰略部署。尤其是還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從容建設,“不追求速度,更不能刮風搞運動”,這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正確實施、可持續發展和真正造福于民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我們的鄉村不該只有鄉愁。期盼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穩定推進,一個更加令人振奮的“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新鄉村和新圖景將逐步在人們眼前完美呈現。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時光回轉,鄉愁依然

2018,讓鄉村更美好

也許,時間的渡口,

都是過客

愿我們的鄉村,

種得下鄉愁,留得住美好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padlet是一個非常實用的云端工具網站,能夠很好地輔助我們管理文件。因為一切都在云端上,因此你不管是在家里、學校...
    信息技術教育應用閱讀 3,549評論 0 1
  • 1.肯定反意疑問句 與否定反意疑問句相同,肯定反意疑問句用于確認某事真假或征求同意。 跟在否定句后的肯定的反意疑問...
    胖紅Red閱讀 514評論 2 0
  • 大家知道我走進昊天開始學習的初心是更好的支持到兒子的成長,所以英八的創造之旅回去以后,我非常想給兒子走一個五年藍圖...
    我和榕樹閱讀 199評論 1 0
  • 突然明白愛情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還有親情、友情,工作,生活,興趣愛好。有沒有愛人都要好好的生活,有了愛人也是要各自...
    周海雙閱讀 273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