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問過一位很灑脫很隨性的作者,如何才能做到像他那樣“內心強大,嬉笑怒罵都不怕”。
他回了我一句“問題在于看得書太少,又太愛思考”。
這句話或者其類似意思的話,其實我在無數的地方,看到或聽到無數次。
譬如“你的問題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譬如“為什么知道那么多道理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譬如“思考千遍不如行動一遍”
譬如“站在岸上學不會游泳”
連孔子聽聞季文子“三思而后行”,都說,“再,斯可矣”。
連許多成功人士都呼吁行動的正能量。
我們知道,這是對的。
正能量是陽光,是溫暖,是即使生活在陰溝里也不停止對星空的仰望。
可是,為什么有些人(比如我)看到的第一個感覺,沒有醍醐灌頂,沒有當頭棒喝,而是,迷茫感,被排斥感和被否定感?
同一個道理并不適用于所有人,甚至不會適用于同一個人的所有狀態,即使它看上去那么的正確和主流。
一個號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答案,一定存在問題。
行動(讀萬卷書或者行萬里路),這個方法本身沒有錯,但有一個前提是,你還有精力去行動。即便是聽起來很輕松的看書,其實懂的人都知道,想要真正的看一本書其實不簡單的。
你需要先想好精讀還是泛讀,你需要提前設問題,帶著問題閱讀,如果是精讀,你還需要做筆記,寫感悟……等等,每個人的讀書方式都不同,我就不獻丑了。但有一點很重要,就是投入。不是粗略看過去,每個字都認識,組合成句子就不懂了。
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但“你把時間花在哪里,都是看得到的”,這句話并不是給你去衡量別人的標準,這句話原本就是自己說給自己聽的。
“因為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b>
但這句話其實也有問題。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行動是解決謎團的第一步。
但是有一類人,并不是不愿意行動,真的“有心無力”,他們通常是“遠看很陽光,接觸了才知道里面很黑暗”的人。他們就是俗稱的“抑郁癥患者”。
平靜的表面下,是硝煙彌漫,是戰火紛飛。
我們知道我們平時都或多或少的帶著面具生活,這樣會給我們的生活和人際交往帶來許多便利,因為人們通常很排斥負能量。于是,我們或多或少會帶有一部分抑郁的色彩,不過還好,大多數人都可以通過合理的方式宣泄,或者自我消化,然后重新裝滿陽光上路。
我的情緒消化系統不好怎么辦?抑郁起來,無精打采,什么事都不想做,腦袋里一片空白,細想全都是雜亂的負能量,面對手頭上的事,一片迷茫,過往的知識儲備就像喝酒喝到斷片一樣,怎么也想不起來。
此時此刻,你讓我行動,讓我別想太多,讓我多讀書,讓我開朗樂觀,試圖讓我從烏云密布快速切換到陽光明媚的狀態。
我做不到,反而會覺得自己的負能量是錯誤的,是不被接納的。
此時此刻,那篇名為“請遠離傳播負能量的垃圾人”可能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的人,會提供一堆方法論,如,讀書方法,思維導圖,構建你的理論體系。
或是提供心靈雞湯,從溫柔版的“沒關系,慢慢來”,到激將法的“問題是你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我們試圖安慰悲傷的人看開點,未來還有無限可能,病會好起來的,會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戀人,更好的婚姻。典型的就是那句“上帝關了你一扇門,就會給你開一扇窗”。
可是,道理我都懂,依舊少了什么,就像隔靴搔癢一樣,難達根源,甚至,企圖忽視壓抑引發負能量的那個癥結,然后得到虛假的美好景象。
我們的負能量,不被接納的負能量,在午夜夢回時,布滿每一寸黑暗。
我們不想被排斥,所以我們陽光,
我們不想被可憐,所以我們堅強,
我們不想被遺忘,所以我們外向。
越來越不敢問問自己,這樣好不好?
越來越害怕獨處,因為會莫名其妙的寂寞悲傷。
無處安放的負能量,一點一點的積累著,直至滿而溢。
然后呢?
完美的形象瞬間崩塌,人們就會說“日久見人心”啊。
此時此刻,我無力反駁,甚至會自暴自棄,因為在與負能量作戰的時候,我已經精疲力盡,我的負能量是什么?是自我否定,是自我攻擊,是絕望和無力。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允許自己的不完美,這話誰都會說,可是真正抑郁,那種自己對自己的苛刻,對自己做錯事的懲罰,很難做到原諒和寬恕。
遇到這樣一個情況,我該怎么辦?溺水的人,會拼命抓住哪怕只是一根稻草。
我需要傾訴,需要有人傾聽,讓我知道我可以被接納,即使我很不好。
聽完我的迷茫,痛苦和無助,許久,她回復道:“我知道我做不了什么,但是,我很心疼你?!?/blockquote>一句話,淚如雨下。
忽然我明白了我需要什么了。
我需要一場大雨洗去心靈天空的烏云。
哭泣和休息,是壓抑和痛苦時最好的解藥。
允許表達,允許悲傷,允許軟弱,允許哭泣,允許負能量的存在,這就是對負能量最大的幫助,雨過總會天晴,哭泣過的眼睛最明凈。
人生旅途,不止需要加油站,更需要垃圾桶,負能量是垃圾,可是,負能量的人,不是垃圾人,他們也是垃圾的受害者。
排斥和無視改變不了什么,冷漠和嘲諷只會是情況加重,不解和盲目的建議是毒藥。
不需要你熱情,只需要你靜聽。
不需要你共情,只需要你關心。
不需要你憐憫,只需要你不否定。
請,心疼自己背負了那么多負能量,請,心疼攜帶負能量的親人朋友,他們已經很累了。
即使不幫助,也不要在傷口上撒鹽。
請給負能量,一個表達的機會。而不是等到它通過身體語言表現出來,要知道,被負能量沖昏頭腦的人,什么都干的出來,也最容易,悔恨交加,至死方休。
這不是控制情緒的問題,這是不允許擁有負面情緒,控制過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