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剛剛進行了上市前的最后一輪融資,估值超過1000億美金,但是說起來螞蟻金服正式成立,到現在才是其第四年。在我寫完這篇文章之后,絕大部分網站刪除了這個消息,因而很可能他并不正確,雖然原因并不對,但是我覺得思考的結果還是有意義的,那就一并分享給大家吧。
微信再造了一個騰訊,而螞蟻金服也要再造一個阿里巴巴,對于絕大部分的人來說,可能更加熟知他旗下的支付寶,但是支付寶僅僅是螞蟻金服旗下的一個重要業務板塊,確切的說螞蟻金服的主業是互聯網金融,這是個很龐大的業務。
其實各家公司都有一塊叫做“小兒子”的業務,用“小兒子”這個詞是因為他們在公司內部占據了過多的資源,得到了老板過多的關注,但是并沒有產生與之匹配的利潤。但是往往“小兒子”業務又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業務,使得老板不得不投入資源來為其發展撐腰,久而久之,有些做成了“小兒子”業務就成了公司的骨干,比如騰訊的微信,新浪的微博,有些做不成的就成了敗家子的代名詞,譬如領英的“赤兔”,樂視的“樂視手機”。
而“螞蟻金服”作為阿里的小兒子業務,從支付寶開始,就在馬云,軟銀,雅虎和阿里巴巴四者之間口水不斷。2011年5月,有人爆出,馬云在2009年6月到2010年8月間將支付寶公司所有權轉移到自己控制的子公司。緊跟著,雅虎對外發布聲明,稱支付寶重組時并未獲得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和股東批準,直到2011年3月31日,雅虎才獲悉有關事宜,一時間對馬云的質疑開始劇增。當年的6月,《財新周刊》總編輯胡舒立發文稱阿里巴巴有違契約精神這種做法嚴重的損害了軟銀和雅虎作為股東的利益,隨后阿里的股價開始下跌。
不管是為了牌照問題還是其他我們不曾知道的利益問題,但是好歹很快這場紛爭就結束了,2011年7月29日,阿里巴巴和軟銀、雅虎就股權轉讓事件簽訂協議:支付寶每年向阿里巴巴集團支付知識產權許可費技術服務費,金額為當年稅前凈利潤的49.9%后來降為37.5% 此外,螞蟻金服還承諾在上市時給予阿里巴巴一次性的現金回報,回報額為支付寶上市時總市值的37.5%,這筆回報不低于20億美元,不高于60億美元。
螞蟻金服的主要業務分為支付寶,余額寶,招財寶,螞蟻微貸這么幾大塊,金融業是個從業門檻很高的行業,而互聯網金融又是金融行業里面新興的一個業務,要快速的理解還是非常的困難,但是以互聯網思維來看,所謂互聯網金融也就是利用互聯網的流量來銷售產品,在這其中支付寶是銷售的渠道,而余額寶和各種基金就是銷售的對象,至于芝麻信用等則是銷售的輔助和監管。
支付寶的補貼說多也不多
在沒有支付寶之前,銀行的網點就是金融機構們最賴以為生的渠道,每個網點的柜員們為人們辦理各種各樣的業務,轉賬和存取款是人們的一個基本需求,網點能滿足人們存取款和轉賬等需求,因而銀行網點就成了金融的流量渠道。互聯網時代,支付寶和微信逐漸代替了網點,人們發現從微信和支付寶上能夠以更低的成本來完成以往必須要去網點要執行的操作,逐漸下來,網點沒有了足夠的流量,也就開始逐漸合并減少。
支付寶是整個螞蟻金服的流量渠道,第三方支付是一個不賺錢甚至要倒貼錢的業務,但是沒有了第三方支付的渠道,基金和保險業務就會被封死在其中,所以阿里和騰訊都在不斷的補貼,以此來提升自己的市場份額。每年支付寶的補貼都不少,今年的集五福,一次性就拿出了20億的紅包,口碑和線下每天也在各種的便利店開展支付20減5的活動,每年下來為支付寶的推廣和補貼費很可能攀升到百億的規模。
雖然這筆費用很龐大,但是相對以往的銀行網點的運營成本來說,還是小了很多個數量級,2016年末,僅工行一家就在中國擁有13000多個網點,中國銀行業為了維持渠道網點的成本遠遠超過了支付寶的補貼,所以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哪怕是支付寶的運營成本提升一倍,以目前的商業環境來看也是值得去做的。
支付寶其是并不想做社交
9.0版本的支付寶被用戶吐槽為與微信非常相似,而且之后的圈子也受到了用戶的大規模吐槽,普遍認為螞蟻金服在微信的壓力之下已經非常焦慮了,因而瘋了一樣的想把支付寶改造成一個社交工具。
但是細細一想,支付寶是不大可能變成一個社交工具的,就算變成社交工具其能夠給阿里提供的受益也是非常非常之少的。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騰訊的微信能貢獻的最大收益是朋友圈的廣告和微信的游戲推廣,而騰訊游戲絕大部分是競技類游戲,競技類游戲最倚重的是游戲氛圍,因而社交熟人們之間進行同一款游戲要比陌生人一起游戲的體驗好得多,其次社交朋友圈和微信公眾號接入了廣點通之后也為騰訊貢獻了巨大的廣告收入。
但是類比到支付寶來看,情況就很不一樣了,首先阿里的游戲業務非常小,在有限的游戲之內,阿里更多的是重度RPG,RPG產品并不依賴于社交氛圍,而更依賴于游戲情緒氛圍,前段時間在信息流上大規模投廣告的網易《楚留香》干掉了騰訊的《擇天記》就是一個挺好的例證,微信的依靠社交氛圍的游戲推廣,對于競技類游戲是有效的,而對于重度RPG很可能是無效的。
其次說到朋友圈的情況,微信的朋友圈最多的投放是產品推廣類廣告,而朋友圈對于商品售賣類的推廣是很乏力的,微信接入了京東的入口,但是其對于京東的助力也遠遠不及很多人的預期。阿里沒有廣點通,而有的是成千上萬的小企業小賣家和小額交易,就算是做成了朋友圈,也無法像騰訊一樣獲得巨額的利益。
簡單的說微信是流量大,但是質量并不好,大量的流量能夠轉換成游戲和紅包用戶,但是很難轉換成購物和金融用戶,支付寶流量小,但是質量足夠的高,大家愿意在這里理財,購買基金,購買保險,支付寶顯然對于社交紅包和線下支付更勢在必得,但是對于社交訊息是沒有興趣的。
既然對于線下支付有興趣,阿里應該下一步希望能夠將支付寶作為一個聯通商家與客戶的平臺,這與之前的淘寶的作用是一致的,而近來,各家的獵頭也在瘋狂的尋找能做商家運營的人,再舉個例子,支付寶想做的并不是微信的公眾號,而是微信做了一半的卡包業務,做好了他,就能連接商戶和消費者,支付寶的平臺屬性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