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在生命垂暮時分的最佳選擇,是與家人一起重溫畢生最喜愛的一本本書。那情景,就像站在峰頂俯視晚霞下一座座自己曾經翻越過的遠山,充滿著沁涼而又恢宏的詩意。
>> 我們是誰,我們在哪,是上帝的安排、上帝的旨意,它可能通過人類的過錯來體現。至于擁有智慧的凡人,是直面自己的弱點,設法從中得益。
>> 她說還有個最為重要的建議告訴大家:每一天,你都應該告訴你的家人,你愛他們,并讓他們知道你愛他們。
這是作者和母親一場漫長的告別。從得知患癌癥的那一刻起,每一個人都為那一天的到來做著準備。是一個大家不愿提起的事實。
在閱讀時,尤其到最后幾章時,總是帶著害怕的心態翻下一頁,不愿看到死亡。但這一天總會來到。
作者和母親的讀書會,是作者和母親更好地互相了解的過程。
在作者的筆下,我相信母親是被一定程度的過分完美化的,尤其是在得知道在將來不久的日子會離去的階段。但是就算如此,我相信大部分都是事實。
母親堅持發掘人性的美,并用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這個世界,一直到離去的最后一刻。致力于難民事業,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把幫助他人視為理所應當,把自己的痛苦與他們相比,總是淡然一笑,不值一提。
母親總是將自己的最好一面呈現給身邊的人,即使在病重時期,她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堅持。這是對自己的要求,對別人的尊重。她盡力地去和每一個有關的人聯系。讓他們感受到愛與關心。
這一切的一切都指向代表了她是一個現代的堅強女性。病魔帶來身體與心理上的折磨不是她放棄自己的理想,將煩惱情緒帶給家人或朋友的借口。她安撫著每一個人的心,即使痛苦,她也將此隱藏。直到最后將要離世之前,她再也無法隱藏了。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著書者與閱讀者一場心靈的交談。看了這本書之后,我最到的發現時,無論是什么題材的書,作者與其母親都能從中學到人生的道理。并不是只有題目題材深刻的書才能幫助我們,只要是個好作者并有著智慧的雙眼的,就能透過各種題材———哪怕只是文中的一個場景,一個人物,就能傳達他的思想。而閱讀者也需要閱讀許多的書籍,讓自己的眼睛更明亮,思想更透徹。
人的一生都在讀書,除去著書者們留下的文字的財富,每一天每一段關系都是一本書。將一年365天視為365本書,每一本都代表一個新的自己。從中看到自己的進步,看到自己的思想的轉變,看到自己逐漸成為一個真正的人的過程。
關心自己,關心他人,關心世界。
從讀書做起。
這是一本我愿意讀很多遍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