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中,不知道你碰沒碰到這么一個場景:周一老板喊你去看市場數據提方案,結果他不滿意,需要按照他的意思去做。沒辦法,你按照他的意思帶領團隊去做,中途發現老板的方案跑不通啊!于是你拿著方案再去和老板爭論。結果老板說不要在意這些,先按我這么做。于是呼哧呼哧忙到周五,結果快到周五下班的時候,老板端著一杯剛沏咖啡說:“之前那個方案不對,得這么改。。。,你周末拉著團隊改改吧。”此時你的內心是崩潰的,約好的和妹子周末談人生談理想,結果就被老板生生的毀了。不僅如此,還需要帶著萬分抱歉的態度告訴團隊前兩天的活兒白做了,咱們要重新做。。。
你心里一萬匹神獸跑過,不停的在罵老板一天到晚拍腦門子,不靠譜。
那是幾個月前我經常有的想法,恨不得一月罵他好幾次,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自己也想明白其中原因
本質上都是因為認知上的不同點導致的。
認知目標的不同
從目標的角度上來看,老板和你想要達成你的目的不一致。老板想要的是自己的想法能夠快速得到執行,并且得到市場的反饋加以調整,再將方案投入到市場中去驗證。而你的想法在于今天安排下來的活兒,趕緊干完,別出什么花樣。老板追求的是公司長期利益,維持公司運轉,增大公司和自己的收益。而你追求的是全月無加班的工資和休息時間的不打擾。因此你覺得老板在拍腦門子
?認知角度的不同
從角度上來說完全不一致,站在老板的角度上看的是大宏觀方面,提出一個戰略想法,可能不會太想一些具體的邏輯實現。就好比老板希望在這個土地上蓋座大樓,多少層和大致形狀告訴你了,剩下的都交給你了。而你在工作中是會看到的是這個土地那么軟不適合蓋樓,這個形狀的樓沒窗戶啊。這些細節,你更關注的是哪些地方邏輯跑不同,哪些地方都是矛盾點。因此你又會覺得老板在拍腦門子。
那么好了,面對老板和你的矛盾你該怎么解決呢?
換位思考
針對老板看似不靠譜的需求,我們要做的是先要理解,之后思考他要的點,也許他自己說的是A,其實要的是B。不要完全照單全收,找出他想要的點,滿足下他
擱置爭議
這個方案主要針對老板不看市場反饋,閉門造車時、天天換方案的情況。也許他是真的靈感一現。我們采取的方案是先是擱置爭議,留下修改余地,沒準過一段時間他自己都想明白了
協調資源
面對老板不靠譜的需求和想法,再遇上極度自信的老板,你只能尋找客觀數據和反饋去說服他,或者其他相關利益部門一同去說服他,相信人多力量大,團結就是力量
如果真是不靠譜,三天兩頭換方案但是又沒有什么好的反饋,還是趁早跳槽吧,再把老板微信舉報,舉報原因就寫“對我進行了騷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