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善待日漸老去的父母

? ? ? 周五給一個朋友微信,問候他老母親身體如何?他告訴我,準備周日到河南找大哥給老母親討要生活費。我驚訝道,你大哥難道不管嗎?他半天沒回信,我想他有難言之隱,就沒繼續追問。對于他家的私事,我略有所聞,只知道他80歲的老母親身體每況愈下,稍微不舒服就給他打電話,剛開始他還能應付,隨著老母親身體越來越差,他也吃不消了。記得幾個月前,我找他辦事,聊天時知道他老母親在醫院住著,哥哥姐姐不管,80歲的老娘成了他一個人的娘,他忿忿不平:他們為什么不管?為什么不盡孝?我一時找不到話安慰他。

? ? ?80歲的老母親生養4個子女,應該享受子孫承歡膝下的天倫之樂,可憐老太太獨自住著,只有生病時才能看到子女回來吧。如今,除了一個兒子去探望外,其余的三個子女不聞不問,甚至連贍養費都不拿出來,更別提來看老人了。 我問了他,他說大姐小弟沒錢,言外之意是自身難保,大哥遠在河南裝馬虎。我腦海立即浮現一個問題:如何善待養日漸蒼老的父母? 根據衛計委最新數據統計,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了,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今后要面臨嚴重問題:我們將如何去贍養年邁的父母?而我們自己老了又該何去何從?我這個朋友是60后的,他姐弟四人贍養80歲的老母親都心有余力不足,那我和弟弟以后又如何去善待父母呢? 但凡子女有能力都不會袖手旁觀,中國人最講究孝道的,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善待父母不光是口頭話,還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做后盾。

? ? ? ?公益廣告有句廣告詞寫的特別好: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你。人世間最無私的就是父母愛,最難以報答的就是父母恩,以反哺之心孝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敬父母。生老病死,自然規律,這些都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如今我們把眼光集中在下一代身上去了,小孩打個噴嚏全家人都感冒,老人只有到瀕臨垂危時才引起家人注意,如此大的反差,引人深思。有的老人把生死看的很淡,覺得活到這個歲數很滿足了,寧愿自己吞下苦果,也不讓子女擔心。如果一個人晚年境遇凄涼苦楚,缺乏關心和問候,那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呢?就像朋友的老母親,80歲是活一天算一天,就算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一句問候,一點關心,常回家看看,陪伴母親說說笑笑,應該不是很難得事吧。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為人子女最痛心的事,為什么父母健在時,就不能好好善待父母呢?

? ? ? ?當我們還年輕時,就要努力工作,努力打拼,趁著父母身體健康時,我們就要學會自食其力,多賺錢,這不僅是為了養活自己,而是為了某一天,當父母患了重病,能拿出救命的錢換取父母的生命,當父母老了不能動,能請得起保姆照顧,所有這些都需要強大的經濟基礎做后盾,讓父母在有生之年享福,活得舒坦過得快樂。不要說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更不要說現在忙著事業忙著賺錢,其實父母需要的很少,把打麻將上網的時間擠出來陪伴父母出去走走,把煲電話粥的時間省出來給父母打個電話聽他們嘮叨,把逛商場做美容的時間減少陪著父母拉家常,把無用的應酬推掉用來請父母吃一頓,父母是最好哄的,哪怕一個善意的謊言都能哄得他們眉開眼笑,尤其是年邁的父母,只要看到子女圍在身邊就心滿意足。

? ? ? ?請記住: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人生有兩件事不能等,孝道和善待老人。惟有孝行善行,才能看到一個人的德行,一個人的為人處世。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