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和家人圍繞餐桌坐次問題發生了一點小糾紛。用女兒的話說,我又矯情了一把。各位親幫幫忙,看我這樣要求對不對。
要從頭說起,得先給女兒一個大大的贊。因為人家早早起床,花費一個多小時,為妻子奉上了一盤精心制作的水果沙拉!
可隨后,糾紛就出現了:她把媽媽放在主位,把自己放在副位,而我呢,只被可憐巴巴地安排在旁邊(岳父岳母晚些吃早餐,不涉及排座位)。
我感覺這樣安排不妥當,但又沒想好怎么說,就默默下了餐桌,回到臥室看書。
過了一會兒,岳母過來叫我吃飯,我慢慢說:“這樣安排座位不妥,我先不上桌吃飯了。”
妻子女兒明顯是聽到了,妻子主動把主位讓出來,女兒也過來叫我。共進早餐后,我談了自己這樣做的理由。
“座位安排事小,但里面學問很大,不管在哪,都講究個長幼有序、男女有別。在家里,如果姥姥姥爺在場,就應該姥爺坐主位,姥姥坐次位,其他人坐旁邊。如果姥姥姥爺不在場,就應該爸爸坐主位,媽媽坐次位,孩子坐旁邊。”
女兒有點不服氣:“為什么姥姥、媽媽不能做主位,男女平等,你這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
各位看官聽好了哈,這句話可忒有代表性了!我之后問了不下十個人 ,一半以上都持我家小妞子這個觀點。我下面這番話不知您聽后怎么想,反正為了正家風我豁出去了!
“男女平等是不錯。但平等不代表身份角色就一樣。在家里,男人就要有男人樣,女人就要有女人樣,老人就要有老人樣,孩子就要有孩子樣。如果反過來,男人像個女人,女人像個男人,老人像當孫子,孩子像當祖宗,這個家就非亂成一鍋粥不可。”
哈哈,必須嚴正聲明,這是經整理加工后的效果,現場直播時可沒有這么規范順溜。
但不管怎么說吧,這番說辭順利過關,得到老人、老婆的隨聲附和。
我想這得益于我平時對家人的熏陶滲透,還可能因為自己做得還不賴。
但細品品,這段話可是針砭時弊、暗藏玄機。有人問我,丙超啊,看你一家其樂融融的,有啥秘訣啊?我認為這段話可以作為標準答案,如果非要給這段話加以凝縮,那就四個字:各正本位!
為啥說這段話針砭時弊,因為現實生活中離本悖位的事太多了!君不見,社會上女漢子橫行欺男霸女,偽娘頻出扭捏作態,老人隔輩親甘當奴仆,小皇帝當道盛氣凌人。這還只是表象,實質呢,多少女人不會當女人又苦又累,多少男人當不起大男人自卑頹廢,多少老人以愛的名義害了孫輩,多少孩子沒了規矩肆意妄為。最后呢,老祖宗傳給我們夫和妻柔、父慈子孝的好傳統丟失殆盡,又衍生出多少個人、家庭和社會的悲劇鬧劇!
我認為,幸福家庭,就應該男人擔當引領,女人柔和謙順,老人愛而不溺,孩子孝而不循。至于女兒,我們培養她獨立堅強,更一點不敢丟棄她的嬌柔可愛,這可是原則問題,關系她一輩子的幸福。
這真是,有人笑我太傳統,我嘆有人太瘋癲。
這篇小文會板磚齊飛嗎?哈哈,我持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