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非要今天介紹呢?
因為今天是他誕辰385周年的日子。
那為什么非要在他出生的日子介紹他怎么死的呢?
因為......他死得,聽起來還挺有趣的。
先是正經的人物介紹:
呂利(1632-1687),法籍意大利作曲家。1632年11月28日生于佛羅倫薩,1687年3月22日卒于巴黎。
呂利雖然是個意大利人,但是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宮廷里作曲。他是個十分有野心的人,他懂得利用一切機會「謀權篡位」,獲得國王的寵信。
呂利和好友莫里哀通過十年的努力,合力打敗了佩蘭和康貝爾,成功解鎖「法國音樂巨頭」稱號,霸行法國音樂屆。
兩人的這段故事完全可以和劉邦項羽合力破秦相媲美,而有趣的是,兩組選手之后相愛相殺的故事也基本一致。
呂利和莫里哀本來約定好一起成立「法國廣電總局」,也就是請求歌劇演出的特權。不過,呂利的野心絕對不會讓他就此甘于和莫里哀一起平平淡淡,歲月靜好。
他的目標可是:一切向國王的寵愛看齊!我讓國王為我瘋狂打call!就是死也要死在國王的懷里!當然,我還要讓法國音樂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誰要跟我搶,就要讓他永世不得翻身!
為了成為音樂的主宰,呂利拋棄了摯友莫里哀,獨自進京面圣。在呂利把賣萌、裝可憐等各種正常人想得到和想不到的方法都嘗試了之后,國王終于一臉寵溺地把特權授予了他。
在1672年3月14日,國王簽署了特權,讓呂利成為了法國的音樂總監,也就相當于現在的文化部長。
從此路易十四的小可愛呂利獲得了音樂上的絕對壟斷權,一時間掌控著法國的音樂生活,沒有他的親筆批準任何一部音樂劇都不得上演。
呂利逼迫以前的摯友現在的對手莫里哀,使其生活窘迫,直到最后窮困潦倒而死。在莫里哀死后,呂利又把莫里哀的樂隊轟出了皇家劇院,順勢將自己的劇院搬入。
他表面非常痛心莫利哀的死,實際心里早已笑嘻嘻,終于盼到他死了。
就這個在咱們看來坑隊友、賣隊友、搶人頭,幾乎是「人渣」的呂利,卻開創了法國歌劇獨特巍峨壯麗的「抒情悲劇」形式,又成為了一位優秀的舞蹈家,極力推崇古典芭蕾,并且開始控制樂隊,形成了獨立于樂隊之外具有統治力的「指揮」角色。
這也是「指揮」這一角色在音樂史上的首次出現,也算是開創歷史先河的第一人了。
那么,說了這么多,呂利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1687年,坐標法國巴黎。呂利為慶祝路易十四大病康復而指揮自己的作品《感恩贊》,而在演出時不小心用指揮棒,戳到了自己的腳趾。當時青霉素還沒有被發現,所以當時也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后來傷口感染,呂利于1687年3月22日死于敗血癥。
也許你一定會問,指揮棒不是手上拿著的么,他是怎么戳到腳趾的?
其實,當時的音樂指揮使用的指揮棒更類似于拐杖,指揮也只是用拐杖通過敲擊地面來打節拍。因而,呂利用指揮棒戳到自己的腳趾,可以說非常合理了。
不過,在死后對呂利的資產進行估算的時候,發現他的資產可達80多萬弗爾。這個數字相當于同時期康熙年間六萬兩千兩黃金,約為黃金3.1噸。當然,這也只是保守估計他在巴黎的資產,他在其他城市也有不計其數的財產。可惜了,這就是傳說中的「人死了,錢沒花了」。
一句話總結
音樂家呂利得到國王路易十四的寵愛后,又成為了一個優秀的舞蹈家,并因為指揮把自己戳死了。
呂利:「路易,我這死法得算工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