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改編自網絡小說的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徹徹底底的在熒屏上火了一把。在此,且不去談這部電視劇的好與劣,也不去論這部劇中演員的演技如何,倒是劇中的主題曲《涼涼》卻有可談之處。
《涼涼》一曲由新晉實力歌手張碧晨和著名實力唱將楊宗緯合唱,并于四月中旬左右兩人又在湖南衛視火熱節目《歌手》總決賽上為觀眾演繹了現場版。隨著電視連續劇的火熱開播,《涼涼》也成為了焦點,并在各種音樂類唱歌APP上被廣為翻唱。
首次聽到《涼涼》,第一是它的旋律優美,而在優美中又透露出許許凄涼之意。而最打動我的是它的歌詞,讓人有一種重溫古典詩詞韻味的感覺。其中讓我最鐘情的便是“不思量,自難忘”一句。
不思量,自難忘。這是出自東坡居士悼念原配妻子王弗之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原句為: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首詞呈現出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此情意纏綿,字字血淚,堪比元稹的亡妻之作《離思》。
原詞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于19歲時便與年方16的王弗喜結連理,王弗年輕貌美,伺親甚孝,婚后二人更是關系融洽。也許正如蘇軾本人所言: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王弗年僅27歲便匆匆離世,這對蘇東坡而言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心中的沉痛更是無法言表。后來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經過去長達十年,但是作者內心的感情依然難以抑制的。對于這份一直郁結在心底的感情,在作者看來,不管是活在世俗的自己還是沉湎于九泉的愛妻,都有著相同的哀愁于思緒。這種感情是“茫茫”的,茫茫一詞便也體現出了這般感情的凄婉與茫然,折射出作者內心無比的沉痛。
不思量,自難忘。我們常說時間可以治療一切,也許在我們看來,即使是再大的傷痛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得到治療。但是對于蘇軾而言,妻子逝去的這種痛楚卻沒有因為時間的延續而得到治愈,他自己內心對妻子的深情也沒有因為生活的變遷而被侵蝕沖淡。有人說蘇軾不善言情,但是這首詞便是對這種觀點的一個否定。他不僅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亡妻王弗,而且這種思念之情,歷時愈久反而愈深、愈濃。 不敢思量,卻哀思萬縷,盤結于心,解不開,亦拂不去,深沉綿邈。 作者用最平常的語言,作了最真實動人的描繪。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埋葬妻子的地方與自己遙隔千里,心里的凄涼之意又有誰可與共訴說?作者所能做到的,也只能暗自傷感,無人與訴,聊解心中的苦悶。這種無奈,瞬間便把作者內心的感情世界毫無保留的袒露出來,也向讀者傳達了作者內心凄涼孤獨之意,既無助又迫切想找人訴說的狀態。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這是作者生活狀態的真實寫照,在官場,由于一直反對王安石的變法而受到壓制,內心悲憤;到益州后,又逢兇年,,忙于處理政務,生活困苦到食杞菊以維持的地步。作者萬年生活窮困潦倒,早已不如原配妻子王弗在世之時。這十年來,作者飽受風霜之苦,久經官場,可謂命途多舛,在這些生活與官場的壓力上,早已是“塵滿面,鬢如霜”了。而作者內心卻依然念著王弗,還怕若是再與妻子相識,也怕因為自己的蒼老之態,妻子也認不出來了。
上片五句是作者的抒情之句,下片五句是作者夢境的重回。
下片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作者在夜晚一簾幽夢忽轉家頭,看到了自己的愛妻王弗正坐在軒窗前面梳妝,然而此時的夢中相遇,兩個人竟然已是相顧無言,惟有流之不盡的眼淚互表內心的感受。十年的無法相見,照理而言,當兩個人再次相見,應該是有聊不盡的千言萬語。可是十年之中,作者歷經滄桑,兩鬢已衰,看著此時的妻子,他內心的千言萬語早已不知道從何說起,也只有眼里流不盡的淚水是他最好的表達。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此處是作者對王弗墓地的描寫。蘇軾把自己至親至愛的人都葬在了松林里,他希望這些蒼翠的松樹可以一直陪著他們。
蘇軾一生當中有三個重要的女人,第一個就是原配妻子王弗。第二個就是王弗的堂妹王閏之,王弗逝世后四年,蘇軾去王閏之為妻。之后王閏之步堂姐的后塵,又留給蘇軾不盡的遺憾。慶幸的是,王閏之在離世之前,又將自己的丫鬟朝云扶正,朝云也就是陪伴蘇軾的最后一個女人。自朝云去世后,蘇軾便再也沒有娶妻,鰥居至終。
我是生活詩人洛楓,常寫古典詩詞和現當代詩歌,也寫小說和散文,歡迎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