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球權威醫學雜志《自然》最新數據:全球已有3.5億多抑郁癥患者,預計到2020年,抑郁癥將成為全球疾病負擔之首。
據2016官方統計的數據報表顯示,中國抑郁癥患者已經超過一個億。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的報告顯示,中國每年大約有28萬人死于自殺,40%患有抑郁癥。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世界衛生組織將今年的活動主題確定為“抑郁癥”,號召大家“一起來聊抑郁癥”。我國衛計委也將主題確定為“共同面對抑郁癥,共促心理健康”。
易堅,英文名Frankie,出生于湖南懷化,是一個有著12年抑郁癥經歷的患者,曾反復發作8次。2015年,他成為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并免費為網友提供心理咨詢服務。今年3月18日,他來到湘潭,在蓮城讀書會真人圖書館活動中分享了“抑郁?十二年”,首次將公益從線上做到了線下。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他的抑郁救贖之路。
第一次抑郁
2005年,Frankie高考502分,只能上一般本科,他毅然選擇了復讀,然而,就在復讀的這一年,他不幸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抑郁。
隨著離第二次高考的時間臨近,Frankie越來越害怕,學習效率也越來越低。他突然想如果這一次還只能上一般本科該怎么辦?一時間,仿佛生命的意義就不復存在了。他開始曠課,黑白顛倒,睡眠不佳,想離家出走,離開這個失控,不愿意面對的世界。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了兩個月。最后,在家人的關心和幫助下,他艱難地挺了過來,但高考沒能考出理想的成績。后來,Frankie上了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一年后,受抑郁癥困擾,他不顧家人反對,主動退學,開始了漫長的抑郁生涯。
心理學啟蒙
2009年,Frankie在廣州一家英文培訓機構擔任課程顧問,在那里,他遇到了Christine,一位香港人,他的心理學啟蒙老師、老板。有一天,Christine告訴Frankie,他高考兩次成績都很糟糕,并不是因為緊張導致失眠,而是他潛意識里想懲罰父親,這讓Frankie十分詫異,他不能接受這樣的解釋,但這也讓他開始了心理學精神分析領域的學習。
隨著學習的深入,Frankie漸漸意識到他的家庭,他和父親的關系都存在很大問題。他記憶中的父親非常嚴厲,他每次看到父親就像看到老虎一樣,大氣都不敢出一聲。他一方面對父親不滿,另一方面又非常在意父親對他的認可。
Frankie通過分析發現,他大姐用離家出走來獲得關注,二姐用成績來獲得關注,而他選擇了乖巧。多年以來,他一直是朋友眼中的老好人,正直、脾氣好、不說臟話、不動怒、不輕易給別人制造麻煩。其實,他只是隱藏了自己的情緒,而情緒越積越多,總有爆發的一天。
愛情的力量
2010年5月,在一次展會活動中,Frankie與Tiffany不期而遇,他們在晚宴相互交換了聯系方式,開啟了甜蜜而艱辛的愛情之旅。他們確定戀愛關系是在2010年7月,隨后兩個月的熱戀讓他們如膠似漆。不過好景不長,9月底,Frankie遭遇了人生的第5次抑郁,辭去了在外資銀行的工作。隨著抑郁的加深,他對未來漸漸地完全絕望,同時也對他和Tiffany的感情完全喪失了信心。他的媽媽和大姐專門趕到廣州來看護他。
2011年3月,Frankie和Tiffany正式住在了一起。Frankie一度很絕望,曾嘗試過液化氣不充分燃燒自殺,但沒有成功。Tiffany一直默默守護著他,鼓勵他去看心理醫生。4月,陽光普照大地,Tiffany拉著他去健身房健身,在運動和陽光中,Frankie漸漸地找回了活力,從從那年開始,每次抑郁的時候Tiffany都會給他做一個愛心時間表,哪怕只是進步一點點,她都會在表上記錄下來,鼓勵他。進步都是從點滴開始的,而抑郁中的人會習慣性地否定自己的進步。
從2007年大學退學到2011年間,Frankie一共做過10份工作,包括酒店行李生、電腦銷售員、英語課程顧問、房地產中介、留學顧問等等,大部分工作都是因為抑郁癥發作而終止了,但2011年至2014年,一份不銹鋼承壓水箱銷售工作,他卻堅持了三年,他覺得這是愛情的力量,愛情讓他在人格上重新成長了一次!
投身公益,以親身經歷幫助抑郁癥患者
逐步從抑郁癥中走出來,Frankie希望幫助更多的像他一樣的患者和潛在的患者,他在QQ空間里寫下自己的經歷,很多朋友慕名找他做心理咨詢,都是免費的。今年3月18日,他應邀來到湘潭,在蓮城讀書會真人圖書館活動中免費分享“抑郁?十二年”,并現場為聽眾做心理咨詢,這次活動讓他認識到自己特有的價值,由于獨特的經歷,他更理解患者,更容易進行溝通和指導。不久后,他又在湘潭某學校分享了“抑郁離您的孩子有多遠?”,活動很成功。
Frankie告訴我們,4月7日晚上,他還將再次參加蓮城讀書會真人圖書館“關愛抑郁人群”分享活動,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幫助更多的抑郁癥患者。同時,他正在籌建 F&T心理工作室,這是以他和妻子英文名的首個字母命名的。他計劃為抑郁人群提供十年的免費心理輔導。
對話Frankie
問:您如何看待抑郁癥?
F:在我看來,“一切心理問題都是關系的問題,一切心理障礙都是關系的障礙!”抑郁癥只不過是一些負面情緒,因為無處安放,不斷累積和發酵,最終摧毀自己,甚而達到摧毀身邊人的癥狀。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輕度的抑郁,因為當今社會,每個人都承受著來自各方各面的壓力,而我們排遣壓力的渠道又少之又少。一年忙到頭,很多時候以為可以喘口氣了,而新的責任、新的壓力又接踵而至,誰也不知道,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什么時候到來。
問:您覺得自己已經從抑郁癥中走出來了嗎?
F:80%已經走出來了。抑郁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不排斥它,它一直都在那里,只是某個時間段它是外顯的而已。對我而言,抑郁不是一個悲劇,而是一次心靈探索的一段特殊旅程。雖然痛苦無邊,但是經歷過后,我對自我的覺察,從來沒有那么地清澈和平靜!它全然打破了過往經歷對我的束縛,包括知識的,道德的,親情的,價值的!它是一次煉獄,是悲觀地看待事物的一個極端。只有站在這個角度,我才真正地看清了世間的悲與苦。唯有向死而生,方能明白活著的價值與意義。
問:您認為我們應如何面對抑郁癥?
F:目前,在中國大約每15個人中就有一名抑郁癥患者,抑郁癥并不可怕,是可以被治愈的。作為抑郁癥的家屬和朋友們千萬不要鼓勵他們變得堅強來跨過抑郁的障礙,這樣只會讓患者的自罪感,內疚感和無價值感變得更深。嘗試著去接納他(她)。抑郁本身是生命狀態的一部分,我們既然愛一個人,可以接納他(她)的陽光,為什么就不能接納他(她)的陰暗呢?全然地陪伴和接納是對抑郁癥患者最好的幫助。陽光,運動,作息表是幫助抑郁癥患者恢復的法寶,另外如果情況嚴重的,一定要及時尋求專業人士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