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女球迷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是的,你沒有看錯,我是女球迷。

在女人看足球總被各種段子“黑出翔”的今天,估計很多人都不相信這個世界還有“女球迷”這個物種的存在。

燃鵝,這個真的有。

但凡每個足球球迷入坑的最初,都離不開那三個字:世界杯。至今我都很感謝當年的地理老師,要不是因為他對意大利地形的準確描述和對世界杯的提及,我還真不知道穿著高跟鞋踢足球(地形)的意大利就是妖嬈的1990年世界杯的舉辦地:那一年,喀麥隆隊史無前例地打進了八強,是第一支完成這個壯舉的非洲球隊;同樣來自喀麥隆的米拉大叔以38歲的“高齡”成為了當時世界上年紀最大的世界杯決賽階段進球的球員(四年以后同樣是他自己打破了這個紀錄);當年奪得冠軍的是當時還被稱為聯邦德國的西德隊(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之后,“聯邦德國”這個稱呼成為了歷史)。但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卻是電視轉播中出現的這個鏡頭: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 ? 馬拉多納的眼淚

決賽以0:1輸給西德隊之后,馬拉多納一個人呆在球場上傷心地掉著眼淚,完全不顧忌現場無數個正對著他拍攝的鏡頭。雖然當年的我完全是個足球小白,但對馬拉多納的大名還是有所耳聞。看著這個頂著“球王貝利接班人”稱號的人居然當著全世界觀眾的面毫不避諱地哭得這么傷心,我心中的震驚不壓于一場地震!足球,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運動,會讓一個名震四方的著名球星在公眾面前這么不忌形象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呢?就是因為這個畫面,讓當時對足球沒有半點關注的我開始對這項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時間來到了1994年,美國世界杯。那一年的世界杯可以說是一屆悲情的世界杯:馬拉多納在小組賽后被查出服用了興奮劑而遭到國際足聯禁賽,由此也永遠終結了自己的世界杯之旅;哥倫比亞后衛埃斯科瓦爾因為自己的烏龍球讓國家隊在小組賽就打道府,結果回國后遭到了血腥的槍殺,失去了年僅27歲的生命。而在我看來,1994年的世界杯最美麗的悲情人物莫過于羅伯特·巴喬。正值盛年的巴喬在小組賽和淘汰賽上屢屢都有英雄般的壯舉,幾乎是憑借著一已之力帶領著意大利隊艱難地殺進了決賽,沒想到在最后關頭卻無奈地倒在了與巴西隊的點球大戰上。巴喬射失點球后落寞而孤獨的背影已經成為了世界杯永恒的經典畫面。那一刻,仿佛全世界都在心疼這個一路過關斬將最后卻又無力回天的孤膽英雄。許多年以后,在微博上流傳著這么一句話:1994年的世界杯,有多少少男少女因為巴喬這個孤獨的背影而愛上了意大利,愛上了足球。而那時尚還年少的我,就是被這個背影打動的多少人之一。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 ?巴喬落寞的背影

從1994年到2010年,16年的光陰一晃而過。雖然在這期間人生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對于世界杯卻一直沒有停止過關注的目光。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我留意到了一個人。在德國隊對塞爾維亞隊的小組賽中,裁判對克洛澤的一次并不嚴重的戰術犯規出示了黃牌,因為克洛澤在那場比賽中已背負了一張黃牌,所以立馬兩黃變一紅被罰下了場。內斂的克洛澤默默地接受了命運無情的安排,但他的一位隊友卻對于裁判的這個判罰表示了極度的不滿,全場追著裁判要說法。我注意到,盡管這個怒氣沖沖的隊員情緒非常激動,但他卻是一直有禮有節非常克制地表達著自己的意見。世界杯賽場上的沖撞一向火藥味十足,但像這樣有情緒有意見卻仍能保持良好風度去交涉的情形倒真不多見,所以我非常好奇這個人是誰?事后看媒體報道,才知道原來這個“追著裁判全場要說法”的人叫施魏因施泰格,是當時德國隊的副隊長。為了國家的利益和隊友的名譽,盡管沒有多少挽回希望也要努力去爭取一線轉機,這是施魏因施泰格留給我最初的印象。雖然是因為比賽之外的事件留意到了這個有著德國罕見超長姓氏的追風小子,但卻也因此而了解到了施魏因施泰格世界級的超強實力:當年的他不但和隊友一起為德國隊贏得了季軍,還憑借著在比賽中的精彩表現入選了由國際足聯評選的南非世界杯的最佳陣容。由此,在我關注的足球運動員里又多了一個姓氏:施魏因施泰格。

? ? ? ? ? ? ?堅定捍衛全隊榮譽的施魏因施泰格

2014年巴西世界杯。因為對施魏因施泰格的關注,我看完了德國隊所有的比賽。后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德國隊最終獲得了冠軍。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與阿根廷隊的決賽中,膝蓋傷勢非常嚴重的施魏因施泰格為了配合全隊的技戰術安排,在眾人擔憂的目光中打著封閉帶傷堅持上場比賽。結果在比賽中不但屢屢被對手侵犯絆倒,臉部還被對手劃破導致血流滿面。即便是這樣,他也沒有答應主教練勒夫的換人安排,而是咬著牙繼續堅持比賽,直到終場哨聲響起。正是因為這一系列夠拼夠燃夠鐵血夠Male的精神和舉動,讓我徹底地成為了施魏因施泰格的粉絲,也徹底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女球迷。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德意志戰車鐵血副隊長

因為施魏因施泰格,我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德國球迷;因為他當時所在的俱樂部是拜仁慕尼黑俱樂部,所以我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拜仁慕尼黑足球俱樂部球迷。

成為了球迷,我才知道,原來足球的世界那么大,不止一個杯賽能安下:

原來足球極具分量的獎杯不止有大力神杯和德勞內杯,還有歐冠的大耳朵杯;

原來足球含量金量最高的比賽既不是四年一次的世界杯也不是四年一次的歐洲杯,而是一年一度的歐洲冠軍聯賽;

原來足球運動員們的日常聚集地不是國家隊,而是俱樂部;

原來足球場上沒有永遠的隊友,只有永遠的對手:杯賽上——俱樂部隊友變對手,聯賽上——國家隊隊友變對手;

原來俱樂部之間的恩恩怨怨,比國家隊之間還要剪不斷理還亂;

原來擁有影響深遠的五大聯賽的國家,都只有天朝的某個省那么大;

原來拜仁慕尼黑足球俱樂部是德國最大的體育俱樂部;

原來拜仁俱樂部獲得過的獎杯,要用60多個指頭才能數得過來;

原來今年是拜仁俱樂部成立的第116個年頭;

原來貝肯鮑爾、克林斯曼、卡恩、克洛澤、巴拉克這些名揚世界的德國球星都曾效力過拜仁;

原來拉姆、施魏因施泰格、托馬斯·穆勒這些德國足壇的絕對主力都出自于拜仁的青訓體系;

原來拜仁是德國國足的重要的人才輸送基地;

原來真正的豪門,就是要長成拜仁或者長得像拜仁。

……

太多太多,不一而足。

成為了球迷,我才知道:原來世界是個多棱鏡,每個角度都擁有神奇的光芒。

當然,作為球迷還有另外一種難以言狀的幸福。

去年的歐冠四分之一比賽,傷兵滿營的拜仁在客場意外以1:3慘敗給對手,震驚了整個歐洲足球圈。按照歐冠賽制的規定,拜仁必須要在接下來的主場比賽中獲得凈勝球4個以上才能獲得晉級的資格。這在歐冠的淘汰賽階段確實是一件太難想象的事!一時間,拜仁大本營門前風聲鶴唳:有媒體對拜仁的客場表現冷嘲熱諷,笑話他們居然連一個弱隊都拿不下,有愧豪門的稱號;也有其他競爭對手球隊的球迷直接不客氣地喊話,讓拜仁直接投降,退出歐冠……這樣的負面言論上拜仁全隊上下承擔了巨大的壓力。在那段時間里,面對著不利的出線形勢和媒體輿論,從教練到隊員都拒絕了外界的一切采訪,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訓練場上。在接下來的主場比賽中,憋足了一口氣的拜仁面對著氣勢甚高的對手,攻防結合,沉著應戰,最終頑強地以6:1的驚天逆轉將一個不可能的結果生生變成了可能!看完這場比賽后,徹夜難眠的我在朋友圈寫下了這么一段感言:總有人問我為何這么喜歡足球,一直不知道該怎樣回答,今天一下子找到了答案:那是因為一場充滿懸念的足球比賽里往往濃縮了許多跌宕起伏又讓人回味無窮的人生經歷。看足球,眼里觀看的是比賽,心中體會的是人生。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足球就是品人生。賀煒說過,足球比賽的中途沒有暫停,你必須在面對新的困難的同時來解決上一個困難,你必須在面對下一個挑戰的時候來解決上一個錯誤,我們的人生也正是如此。小小的綠茵場,揮灑的是年輕的激情、熟稔的技法和奔涌的汗水,展現的卻是深沉的思想、自由的靈魂和無邊的境界。

看足球就是品人生。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戰斗,足球就是最為勇猛的沖鋒神舟;如果說人生是一次體驗,足球就是最能迅速地帶你進入角色的途徑;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旅行,足球就是那個最具地標意義的風景。

看足球就是品人生。世界上沒有哪項運動能像足球這樣,一直要等到終場哨聲響起,才會知道“上帝之手”指向了何方;世界上沒有哪項運動能像足球這樣,一眨眼的距離,就能感受到天堂和地獄;世界上也沒有哪項運動能像足球這樣,在短短的90分鐘里,就能看遍世間萬象,歷經人生滄桑。

人生哲學貫穿足球,足球精神輝映人生。這,也正是足球這個世界第一運動最讓人欲罷不能的魅力所在。

我是一個女的——球迷。嗯……那又怎樣?誰說女人就不懂足球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德國足球歷來有著良好的青訓傳統,而且由于長期以來德甲堅持貫徹50+1政策(無論球隊投資人擁有俱樂部多少股份,俱樂部...
    kegoal球學匯閱讀 6,497評論 0 1
  • 從未想過,一個九十分鐘或者一百二十分鐘充斥著男性荷爾蒙的運動,能夠陪伴我十年。多年以后,當我透過燒烤裊裊而上的煙霧...
    祝_小_祝閱讀 523評論 0 1
  • [流言板]德丙聯賽:拜仁小將穆勒、老將布特都進球了…… 2009-03-26 短消息:在剛剛結束的一場德國足球丙級...
    Isabel_la閱讀 393評論 0 0
  • 果不其然臺風洛克如期而至,睡夢中恍惚間只聽得窗子被拍打得聲聲震響,疾風驟雨,好不歡暢淋漓盡致,真替窗子擔憂,應該生...
    一池深藍閱讀 254評論 0 1
  • 小的時候還不時興空調,我們都是在自然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農村的冬天特別冷,農村的夏天也特別熱。小時候經常去大姨家住,...
    拂柳如顏閱讀 379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