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5年三月在一個U型理論的研討會里面第一次接觸視覺記錄,然后陸續(xù)遇到一些視覺的場,到在16年三月我自己做的一個學術研討會里面請視覺團隊來現(xiàn)場做,到16年11月我自己學了一天的視覺引導(這一天,讓我可以拿起筆,把想說的畫出來),到我后來常常在視覺圈子里面呼朋喚友去一些場合里面玩兒視覺。我一直跟自己說,視覺記錄這件事兒我不會讓我陷進去成為一個專業(yè)的GR(Graphic Recording),視覺是我用來做引導時的一個方式,視覺引導GF(Graphic Facilitation)我還可以的,視覺記錄需要太強大的功底和練習了,我不行。
(第一次接觸(其實是看到)視覺記錄,當時就跪了)
15年的11月,偶然的機會,一間星巴克,我說畫畫我不行的,沒學過的,彪哥說你也可以的,于是用了10分鐘,他讓我拿起來筆,破了我“我不會畫畫”的信念,開始了一個小小的第一次。所以,我會覺得,彪哥,是我在這個視覺上的第一個啟蒙,第一個引路人。半小時,我畫了一個吐司面包的制作流程圖。
這就是那個圖,笨笨的。
然后下午就和一個未來可能的合作同事第一次見面開會了。聊天的時候我拿出了剛剛畫的這個圖給她看。然后就過去了。
然后,在一個月后的一個早晨,我收到了這樣一條微信……
這是第一次,我感受到了視覺、圖像和人的關系。
16年11月,我看到引導界的Eva老師開了一個視覺引導的課,我覺得這個適合我,我就去了
然后,在一天的結束前,就自己設計和制作了一個工作坊海報
結果就是連我自己也驚到,這個真的是我做的嗎?
這個之后有點小信心,我自己的工作坊基本不用電腦、打印,海報我們可以畫起來,對不對?
在GR里,我喜歡召集伙伴們,我喜歡和GR團隊一起工作,和他們一起工作時,我總可以感覺到無限的創(chuàng)意、無限的可能性、認真的現(xiàn)場精神、敬業(yè)的態(tài)度、團結協(xié)作的力量。
印象最深刻的是最近一次帶著一個7個之前沒有見過面也沒太多網(wǎng)上交流的GR伙伴們一起,支持一個身心靈領域的嘉年華。三天三夜,一百人的大會,三場全景記錄,12場平行記錄。三天中,我學習到了太多的東西,首先,一個八個人第一次見面的團隊,要迅速磨合,做一個很大的項目,怎么支持到這個團隊并且讓這個團隊支持到整個場域。幸運的是我遇到的是這個嘉年華的發(fā)起人濤哥,濤哥說你想怎么玩都可以。而我這個人,當一個人跟我說隨便,跟我說都可以時,反而與我是一個激勵,同時也放下了所有的設限,去大膽嘗試所有的可能性。幸運的是我遇到了一個很認真很用心的這次視覺團隊的工作主持人永俊,我們一起合作,和這個團隊一起從陌生、到熟悉、到敞開并且真實、到碰撞和爭執(zhí)、到所有人被踢上墻,包括我自己。那一次,原本我只是想做一貫的視覺團隊支持者,也被踢上墻參與GR。
如果說和大家一起上上墻,打打醬油還行的話,那晚上一個平行討論場,一人負責一個議題記錄逃不了了,于是有了我跟另外一個小白的合作了這個死亡咖啡館。
再后來在一個6天的課程里面,視覺小伙伴們的檔期紛紛湊不上了,于是自己把自己踢上墻了。
第一天的手拙,從落筆的生硬,到慢慢柔和。結束后主講人濤哥的反饋,我把他說的無形理出了結構,我也忽然發(fā)現(xiàn)我以為我也沒有結構,其實是無結構中的有結構,GR的過程也把我自己無意識的模式顯化。
再到晚上的分享記錄,心和筆都開始柔和起來。
在這一場的GR里面,我真正地感受到了同頻共振,深度聆聽。
在視覺里修行,感謝視覺,開啟了我修行的一條路。
在視覺的路上,希望可以有一路同行的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