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不知為何,自己發現最近都靜不下來,去看書。一打開書,第一反應永遠都是:我只想知道這本書最精華的部分。我要用最快的時間去看完這本書。翻來翻去,結果什么書都不下去。永遠希望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大量的信息。這樣真的,對嗎?心里總有一個聲音跟我講:細水長流;慢慢來,有時會更快些。
? ? ? ?大家都聽過“烏龜和兔子”的故事,我想分享我的一個改編版。烏龜和兔子比賽,每人騎一輛摩托車,看誰更快到達終點。兔子一聽到開始的口令,立馬加大油門瘋狂往前沖,絲毫不理會眼前那些閃爍的紅綠燈。而烏龜呢?烏龜雖然也竭盡全力參加比賽,可一遇到紅燈,烏龜就乖乖地停下來。兔子見了紅燈依舊邊瘋狂地往前奔,還邊回頭嘲笑烏龜這傻帽。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兔子回頭嘲笑的烏龜的霎那,一輛從左邊開來的小車剎不住車,直接頂起了兔子的摩托車……
? ? ? ?生活中有太多太多“欲速則不達”的例子:為了提前一秒鐘過馬路,有些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為了讀更多的書,我們囫圇吞棗地吞下一本本;為了更快登上冠軍的領獎臺,有些在比賽中服下興奮劑。有時候,我時常感到痛惜。如果我們走慢一點,多停下來思考對錯,是不是很多的悲劇就不會發生。明明有那么活生生的事實擺在我們的面前,可有多少人依舊視而不見。抱著僥幸的心理,冒著沒有必要的風險去追求速度。這樣真的,值得嗎?
? ? ? ?特別希望你在看到這篇文章以后,能夠對此有所反思。慢慢來,有時會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