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每個人在基本需求滿足之后都會追求自我實現,但是自我實現這條道路并不好走,因為在人生的探索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
人生的探索就是一個自我改變的過程。我在整個過程當中涉及的改變都是向著一種好的方向,一種價值積累的方向的改變。如果你想做一個自我實現,增加自己價值的人那么我們可以共同探討這個話題。
1.
在每個人上進入職場之前,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追求可能會比較單一。因為那個時候生活的責任和重心并沒有給與我們過多的壓力,我們可能更多的重心都放在了學業上。但當我們走入社會,自己成為生活的主角,在眾多的人生選擇的岔路口,我們就會迷惑和困惑。
2.
首先和大家聊一聊我們都會面臨那幾種困惑。
第一,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人生的歷練是需要以自我探索為基礎的。也就是說在知道了自己的興趣,能力,價值觀之后才會形成一個讓人覺得有幸福感的方向,我把它稱之為定見。但是很多人在工作了很多年之后,其實并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里,自己的愛好在哪里,自己的價值到底在哪里?那么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當他面臨一個重大的選擇的時候,必然就會產生迷茫和困惑。
第二種情況是多種選擇的不定向。這種情形是指由于同時具備多種才能和興趣,而無法做出抉擇。在我們周圍,有很多很優秀的人,他們具有廣博的知識,才華橫溢,可能對各個領域都十分感興趣。當面臨重大選擇的時候,他往往有很多選項,但是他不知道該如何去做選擇。
第三種是人生的猶豫者。有這種困惑的對象再做任何選擇的時候都感到困惑或者無法下決定。他們會感到焦慮,就算他們了解自己、然后了解人生、了解世界,還是很難確定自我的方向。
第四種是適應性問題。當遇到一個新的環境或者面臨一個新的問題的時候,他們總很難去適應周圍的人際關系,就會用各種各樣的行為去掩蓋自己的不適應。
第五種是很多人經過了自我探索階段,他對自己的能力,興趣都很清楚,對選項的性質相關的信息都搜集的很仔細,對重要人的意見也都接納了。最后權衡輕重,在幾個選項中選擇了一個,但實際上他卻還是不確定,他只是假性定向而已。也就是說他決定的這個方向,并不能讓他感到幸福,快樂和自我實現感。
在我們的人生歷練當中,我們可能會經歷以上五個困惑當中的每一個困惑。也可能陷在其中的一個困惑當中。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有一些方法來讓自己去面對并很好的處理各種人生的選擇和困惑。通過一些方法,我們就有可能在人生的準備、探索、選擇、適應等有關的困難和問題面前,清楚情緒與認知上的障礙,達到一種生活角色的融洽和自我實現。
3
想要解決大部分的人生困惑,我們一般需要經過四個境界。
第一,為果之苦,即認清痛苦是什么;
第二,為因只果,即去之痛苦的來源;
第三,為果之滅,及確定痛苦是可以被治療的;
第四,為因之道,即消除痛苦的修煉。
苦,指的是人世間的身苦和心苦,身苦有生老病死之苦,心苦有貪、嗔、癡。
在第一個境界當中為果之苦,我們需要做到的是去察覺。我們需要先去察覺痛苦和自己的情緒狀態。然后去察覺痛苦的來源。最后才能去尋找解決之道。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逐漸的去探索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和價值觀。
當我們確認了自己的痛苦的來源之后,我們需要做的事是去接納它,我們只有接納了自己的不完美。接納了自己才可能不會去陷入困擾,痛苦,焦慮的情緒。放下心中的一些心苦,才會慢慢的開啟成長之路。在心理咨詢當中很多針對情緒的問題,都會讓大家自己去接納自己。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才會慢慢地消解它。對于我們人生的困惑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只有去接納了,才能開始新的旅程。
當我們認識到人生痛苦和困惑的來源,并且有信心去與它對抗那么我們下一步就是不斷的去澄清,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在自我實現的過程當中,我們永遠都在追求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的需求往往不是單一的。有很多工具,比方說生命之花,平衡輪等這些工具,追求的都是人生的一種平衡。
自我實現是一種幸福感滿足感,是人生達到一種圓滿的狀態。這種圓滿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種平衡。當我們知道了自己對于自己來說什么是最重要的平衡。其實我們就達到了一種認知控制狀態。在我們沒有達到認知控制狀態之前,我們都是被認知控制的。可能別人的一個觀點,就會讓我們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可能新學習到的一個方法,就會打破我們很多原有的習慣。等到到達第四種的四個步驟的時候我們就會形成自己的認知去控制它,而不是被他左右。
最后,我們需要目標管理體系去更好地完成自我實現的目標,并且達到一種平衡。每個人心中的想法都是可以被實現的,我們要有這樣的信念,關鍵是看我們怎么樣去實現,如何去管理我們自己心中的這些想法。
4
在自我實現的道路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困惑,我們需要的是有信心去解決它,并且獲得一定的方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備注:#5905-viney 薇莉#橙子學院碼子島第8篇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