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傳》 流浪是最好的療傷

? ? 小學讀到的第一本課外書就是三毛的作品《夢里花落知多少》。一直很向往成為這樣的女子,能為一本看過的雜志就把自己獻給了沙哈拉,找到了摯愛,走完了精彩的一生。之后把她的作品都看了個遍,現在它們都安靜的躺在書櫥的一角,書頁泛黃,但書中流淌著的文字陪我度過了整個青春。

? ?重新再看三毛是在這本《三毛傳》,看看作家金文眼中的奇女子。現在和大家分享書中優美的文字,分享這樣一位特別有普通,有血有肉的三毛。

三毛說: 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最深最和平的快樂,就是靜觀土地和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美和和諧。這份快樂,乍一看也許平淡無奇,事實上,它深遠而悠長。

人生若想快樂,便要隨心而發。無論是年少時對生命一無所知,還是長大后對人生百樣認識,心中的期許才是未來最好的歸宿,莫要計較得失與結果,只要為擁有它而努力奮斗,那便是快樂的。

愛情便是這樣的吧。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耀眼的華服,只是一場安穩的相濡以沫和靜好的默然歡喜。漫天飛舞的浪漫是不足以撐起一生的廝守的,而用自己一生的緘默與堅韌為心儀的愛人經營一個浪漫的避風港。這樣的愛情令人羨艷。

愛應該是一種傳承,是一項傳子傳孫的綿長事業。它的美好不會局限在一個框架中。就譬如父母的愛在潛移默化中會傳給子女,在它們成人后又會將這份愛擴散開來,然后一邊返還給父母,一邊又傳遞給下一代人。

冥冥之中,生命總是有所昭示,一粒沙,影印著一片海的往事;一陣風,傾訴著一場雨的情懷。在歲月的輪換中孤芳自賞,暗嗅自己包裹在蕊中的清香,在不被他人看見的河池一角淡然地漂浮、生長。我想如一日這朵花兒盛放在陽光下,那該是多么令人驚嘆的美啊!

時光總是這樣,生活美好時,它行色匆匆;坎坷羈絆時,它舉步維艱。反正總也是不能讓人如意的。等有一日我們松開時光的尾巴,不再在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上過多地計較,我們也許便可永得安寧了。憂傷也好,快樂也罷,都是由心而發。只要心中有美好的信念,縱使肉體逝去,靈魂也永存。只要隨心而動,縱是艱難,也會快樂。

我們在世上走一遭,離不開友情的幫扶。那縈繞在手臂間的溫暖,便是上天饋贈于我們的杜鵑花。當我們身在浮沉時,看一眼那纖美的花蕊,便會頓生向前浮游的動力。這便是人世間最美好的,被愛的喜悅。當有一日我們眼看離人歸別一方,一葉扁舟,一抹斜陽,我們便只有唱一曲清歌,看著那背影起落天際,默默地安慰自己,祝福友人。

一些人被金光恍惚了眼睛,總以為那便是世間最好的光明了。但他們不曾看到過藝術的熾烈與廣闊。自然地,我們站在濃濃的藝術光環下,也是見不得金光的微弱了。

初戀的滋味:是五月的酸李留在唇舌間的苦澀嗎?是冰雪琉璃凝結在腳心上的寒涼嗎?是碧玉荷葉停歇在鼻翼處的清香嗎?是杏花微雨打在心尖上的瑟瑟嗎?不僅如此,我見風起云卷,電閃雷鳴亦如初戀,紫薇花開,蓮香清遠亦如初戀。世間泛泛之眾,有千般性情,萬種長調,如此算來,如若牽起愛與戀的纖纖,怕是我萬般才情,也寫不完那天樣的書卷。

戀愛中的兩個人總是靜好的,相執的手總是暖暖的,帶著愛人的氣息與味道。這淡淡的溫熱便是戀愛最好的詮釋。只要張開懷抱擁住它,彌漫在懷中的便不是生活,就是愛情。無論年輪飛轉后,停留在那的是什么,我們都不會感覺遺憾,因為生活和愛情都是行走在時光中極致美好的色彩。

前程也許在遙遠的地方? 離別也許不會在機場

愛情是流沙,握得越緊,失去得越多。

愛情是個美好的字眼,總是會帶來玫瑰花香和陽光和暖。

贊揚的背后有時并非是一種認可,它也有可能只是一個不知是否善意的謊言,那被肯定之處可能只是一個已被他人看穿且容易利用的致命弱點。

陰冷昏暗的低谷較之于陽光明媚的山巔,總是顯得那樣荒涼。但若不是曾體會那番荒涼,亦是嗅不到尋常的日光中那一絲輕微的安好。? 身在低谷時,我們仰望美好,便不會十分凄苦;身在山顛時,我們俯視凄苦,便會更覺美好。這樣,才是對于生活的透徹理解。人在生活的漩渦中,誰不曾有過低谷,只是有人將那看作是不堪回首的昏暗地獄,而有人只不過把那看作是一段耐人尋味的回憶罷了。

生活的喜悅,絕不是不去面對時的無為閑散,而是問題迎刃而解后的怡然休憩。

驕傲、獨立、灑脫在三毛的氣質中透露出來,那樣暖暖的,令人渴望的。像一束前行路上的燈光,從透著檀木雕窗上的明紙舒緩地瀉出來,讓人感覺安定。

其實,寒冷如何,凄苦又如何,不過是一場歷練而已,終究也不過是一段往事。甚至有時那只是一縷清風,一種有著執著方向的清風,它只是要到自己的期許中狂奔去。如是而已,莫談那番苦楚,他只為讓我們更堅定自己的心。

然而便是這樣的一個人,只用了仿佛一瞬的光陰,便叫人一生難忘。他就在我們的記憶中,一生清晰,歷久彌新,不去深究還則罷了,一旦細想,便零零落落地牽扯絲絲縷縷的留戀來。

直到后來,變為一段回憶。它不存在于生活的氣息中,只是當生活的車廂開出了軌外時,它才會悄然地出現一瞬,當我們回到正軌,它就消逝,了無蹤跡。只是一種可堪緬懷的驚鴻一瞥,如是而已。

快樂是世界上共用的貨幣。

我們心中懷著快樂,行走時便將這些美好傳遞給身邊的人,或者教授給后輩的人。而后和這些人一起堅信著快樂,同行在路上。就這樣,舒緩、閑逸地,一直走下去。

有時候,成長總是需要一些寬容與欣賞。這樣才可以心胸豁達,獲得更多的快樂,哪怕是要付出些許心血與時間。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那只是成長的一個臺階,也只是生命的一個點綴。

人的成長是一個奇妙的過程。有時那會是一輩子的光陰,有時那會是一瞬間的閃過,有時那又會是幾載的磨合。這些成長的來臨,有時會是在幼年時的一次變故,有時會是在少年時的一次經歷,有時會是在結婚時的那句愿意,有時會是在逝去前的那份頓悟。它不拘泥于格式,不受限于時間。只是在人生中的某一時刻,不知不覺間,已然物是人非

有時會在宿醉后心中沒來由地空蕩,好似有一種淡淡的傷懷,就在那里;有時會在狂歡中沒來由的哭泣,好似有一種隱隱的思念,就在那里;有時會在電影散場時沒來由地凄惶,好似有一種牽掛,就在那里。

鄉愁是一種思念,是一種無論多少長的光陰已不會感覺陌生的空氣,是一種不管如何美好的香氣也形容不來的味道,是一種縱是焰火般的熱烈也烘烤不出來的溫暖。? 在永遠陌生的空氣中,惶恐的心所期許的也許只是在天際另一端的小屋中,那一盞昏黃而溫暖的燈光。

有時愛的形式是千變萬化的,三毛對世界的愛,只是默守著時光,像守著稻田的農夫那樣,勤謹而執著。

民族英雄的愛國情感是一種大愛,然而它通常只是表現在默然的守護中;母親的愛,是最偉大的愛,甚至可以說是偏執的愛,但我們不曾聽過她說愛,然而她的呵護與牽掛,她一生站在我們身后的操勞是最美妙的語言也形容不出的長遠。

年少輕狂時,總以為愛情要說得驚天動地才像愛情的模樣。然而,到了成熟的年紀,方才懂得,原來愛情是不用說的,因為語言的力量,相較于默然喜歡、靜然相守,總是太過蒼白。深愛著,不說愛—是愛情最為動人的姿態。

你的心 是初綻的白蓮 快樂搖曳在清香中/你的臉 是如月的春花 幸福蕩漾在風悄處/你的影 是出水的芙蓉 欣喜透徹在水碧間。

有志者,固守清貧,亦不為五斗米折腰,即使衣衫襤褸,還可以吟詩作賦,感嘆世事美妙。

生離死別于相愛的兩個人而言,或許生的那個才是最最苦楚的,因為承受這種時光折磨的,總是那個尚在時光中行走的人。

幸福的方式在我們心中日益繁雜,追求幸福的腳步便也跟著凌亂起來。而幸福本身,其實一直就在它原來的地方紋絲未動,只是我們那愈發貪婪的心,卻在找尋的迷途中越走越遠。

她便是一只自由飄飛的彩蝶,在世間百態之間守著一縷花香,暗自快活在自己美麗的彩衣下。

中庸的人會選擇做戲中的配角,因為這個角色既可以讓別人認識,又可以偷偷地在主角的光輝下演繹出自己的平而不凡。不顯山,不露水,低調又華麗的角色,便是這樣的角色。

每一個人都應該忙于自己的人生角色,而對于別人的演繹方式,只該可觀而不可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