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冷。21度的天氣,妻子晚上回家發現了兒子襯褲套著校服,無奈的告訴兒子,天熱了,以后不要讓奶奶給穿這么多了。
兒子本身就是個活波好動的主兒,每天在學校就是瘋跑,所以不能穿多。而且,這小家伙在家里停暖的時候都是背心褲衩的裝束,具有極強的抵御寒冷的能力,都說小孩屁股三把火,咱家兒子至少六把火。奶奶晚上不帶孩子睡覺,不知道兒子的火力有多旺盛,所以不益穿多。
奶奶以自己的體溫感知來判斷兒子每天早上的穿衣指數,這不能怪家里的老人,因為這是奶奶的愛。
晚上接在奶奶家酒足飯飽的兒子回家,老人家給了我一個紅色的小袋。告訴我這是給兒子特意縫的筆袋。奶奶看到了孫子裝彩筆的筆筒碎掉了,特意趕夜縫出來的。
紅色的筆袋,帶著改革開放前的那種樸素與單純。特意選取了印有“平安”字樣的布料,更突顯出那個年代所特有的純真與古樸。看出這是一個飽含奶奶濃濃愛意的純手工筆袋,我努力讓自己適應那個年代的審美,但最后也實在是忍不住說出了“太土了”三個字,我真的不是有意傷害奶奶的情感,只是我都接受不了這種審美,對于兒子這種10后的接受的難度就更大了。
最后,我還是將這個大紅筆袋拿了回來,當做紀念吧!畢竟那是母親的心血凝結,雖然款式老套,但是情義無價。
無論是奶奶不斷給穿上的衣服,還是老掉牙的手工款式,其實外表都無所謂,那都是老人對晚輩的無私的愛,這種愛的情感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好好享受這種情感吧,這是不可再生的資源,這種老式手工筆袋,這一生只能擁有一次,好好珍惜吧。
100%純奶奶的愛,就是款式帶著濃厚的時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