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只有一種情況下不會迭代,那就是沒人用了,大家對這款產品也沒指望了。目前手上有2款持續盈利的產品,也會周期性的迭代。
迭代既不是老板拍腦袋覺得這個有戲就迭代,也不是因為有bug才迭代,迭代也有他自身的規律。我做的是創業公司類型的產品,必定追求盈利第一,所以用的迭代方法比較土。
迭代依據
迭代肯定是有依據的,依據是什么呢?我做的兩款產品,一款是公眾號,所以他的依據就是微信公眾號后臺自帶的數據分析工具。事實上微信自帶的數據工具非常強大,能把用戶畫像,接口調用頻率都很清晰的做出來,更不用說uv、pv等東西了,只要稍微計算下就知道怎么用了。
我們依靠微信自帶的數據分析工具,甚至找到了一條特別的穩定漲粉的途徑,然后不斷迭代,這款產品每個月至少盈利5萬(我們是小公司,就不要用大公司來要求我了)。
通過微信公眾號,聰明的人已經猜到了,迭代依據就是數據。其他產品可以通過埋點來獲得數據,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第三方埋點數據工具,我以前的文章有寫過,這里就不再贅述。
迭代來源
舊的東西不好用,我們迭代換新的,這個很正常,但是具體要換什么新的呢?
迭代肯定不是產品經理一個人的事,像我這邊的產品迭代,就很感謝我的合伙人,他經常提供非常有建設性的意見,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來源。
偶爾會學習下其他行業的東西,把他的東西拆解下,嫁接到自家的產品上。
我經常看競爭對手做什么,我認為蠻好的東西,也是迭代來源之一。
總體來說,我就用這3招,找迭代來源,方法蠻土。
MVP測試
個人是非常喜歡mvp測試的,我每次做行產品前,都一定要做mvp測試的。比如我9月份為公司新設計的產品,已經讓同事在朋友圈測試了,效果超過了所有同事的預期,本來只是我們順手做的賺錢小產品,可能會拿來當主產品做。
我做迭代前偶爾也做mvp測試,如果做的好,迭代后我會加大資源傾斜度。
迭代復盤
數據埋點,既是迭代的依據,也是迭代效果的復盤標尺。在一系列動作后,可以通過數據知道你的迭代效果怎么樣,比如模仿競爭對手的迭代動作有沒有效,合伙人的行業猜測準不準等。
數據復盤后,再判斷需不要追加資源或者終止投入。
以上就是我們這種創業小公司的迭代土方法:
第一步根據數據判斷要不要迭代
第二步迭代來源有同事建議、有模仿他人、還有抄襲競爭對手
第三步迭代時也是可以測試的
第四步再次根據數據復盤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