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關于愛??

最近在讀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有三部,每一部都根據作者治療病人的一些案例,來告訴我們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怎么能更好的使心靈得到成長,更好的去生活。其中有兩首紀伯倫的詩是書中提到的,一首是關于孩子的,一首是關于愛的,對我的啟發很大,在這里記錄下來。

關于孩子的 紀伯倫說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后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沉穩的弓。

關于夫妻之間、戀人之間的愛 紀伯倫說

你們的結合要保留空隙,
讓來自天堂的風在你們的空隙之間舞動。
愛一個人不等于用愛吧對方束縛起來,
愛的最高境界就像你們靈魂兩岸之間一片流動的海洋。
倒滿各自的酒杯,但不可共飲同一杯酒,
分享面包,但不可吃同一片面包。
一起歡快地歌唱、舞蹈,
但容許對方又獨處的自由,
就像那琴弦,
雖然一起顫動,發出的卻不是同一種音,
琴弦之間,你是你,我是我,彼此各不相擾。
一定要把心扉向對方敞開,但并不是交給對方來保管,
因為唯有上帝之手,才能容納你的心。
站在一起,卻不可太過接近,
君不見,教堂的梁柱,它們各自分開聳立,卻能支撐教堂不倒。
君不見,橡樹與松柏,也不再彼此的陰影中成長。

夫妻之間真正的愛,不是樹纏藤,也不是藤纏樹,而是彼此獨立,心心相印。這樣的愛能不斷拓展雙方的自我界限,讓彼此的心靈都能獲得成長

愛的最終目的,是自我完善。要實現自我完善,就要找到自我,如果連自我都找不到,還怎么談完善自我呢?

這兩首詩反復讀幾遍就能體會到詩中想要傳達思想。生活中我們總是打著愛的幌子,來要求自己的愛人自己的孩子滿足自己的要求,我愛你我就要天天粘著你,知道你的一舉一動。因為我愛你你就要去學這個學那個,不聽話我就揍你。。。。 但你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思想,每個孩子都是來到凡間的天使,他們很純真善良,如果他們出了什么問題,那他們的父母肯定也有問題,孩子是一面鏡子,照出父母最真實的一面。
戀人到夫妻兩個人走到一起,選擇一起生活,共同面對以后漫長的歲月。很多人說婚姻是一座墳墓,害怕結婚,我以前也害怕結婚,害怕陷入婚姻的墳墓再也爬不起來。看到這首詩之后,我才真正知道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樣子,雖然我們結婚了,但你是你、我是我,我們彼此獨立、彼此相愛、彼此欣賞。愛一個人不等于用愛把對方束縛起來,給彼此留有空間,正因為我們是兩個不同的人,才能透過你看到更多,欣賞到另一個世界的風景。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