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生活中你會發現,身邊的一些親友家庭出身、工作環境、學歷等等差不多的情況下,其中一些人做事總是成功,一些人做事總是不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樣的境況呢?往往問題出現在思維方式上。一個人做事成功的路徑有很多,而一個好的思維方式絕對有幫助作用,而一個壞的思維方式往往讓人陷入無法自拔的境地。
? ? ? 在解釋什么是壞的思維方式前,我們先看一個例子。
? ? ? 這是今年年初在網上被無數網友轉發過的一張圖片。大部分的網友在逗樂的同時,都評論說這個孩子的家長比較不負責,怎么給孩子帶了一條鯽魚去上學等等。可是微博上一位大V卻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大V的結論是什么:
? ? ? 雖然是小朋友,但也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女孩理解的魚是個活生生的小動物,男孩理解的是砧板上待宰的一團肉。這種從小造成的性別差異,導致對流浪動物進行救助的、在家里辛苦照顧小動物的基本是女性,這對女性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它的背后則是性別不平等的真實存在。
? ? ? 讓我們來剖析一下這個大V的思維方式。因為男女性別有差異,所以男性小孩子理解“小動物”都是待宰的肉,男孩帶鯽魚。女性小孩子理解“小動物”是活生生的小動物,女孩子帶可觀賞的小魚。因為大部分男性理解的動物是可食用的,而女性理解的動物是活生生的,所以救助流浪動物,在家照顧小動物的大部分都是女性。因為照顧小動物的大部分都是女性,所以這成了女性的負擔。因為女性照顧小動物成了負擔,所以男女不平等是真實存在的。
? ? ? 這樣的思維方式可以用“奇葩”來形容。首先從照片里不能看出帶鯽魚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即便是男孩,但凡有孩子的家長都知道,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還處于很淺顯的層面,大部分孩子不要說砧板上待宰的肉是什么不知道,估計連鯽魚和觀賞魚是什么也不知道。這個孩子帶了一條鯽魚,而別的孩子帶的是可觀賞的小魚,只能說家長有一定的責任,跟男女性別差異,以及男性理解動物和女性理解動物毫無關系。按照這個大V的解釋,男性理解動物都認為是砧板上的肉。那如果老師說明天帶所有小朋友到海洋公園看海底的動物,男孩子是不是應該把刺身刀和芥末、醬油帶上?
? ? ? 再下面就是救助流浪小動物和在家照顧小動物的大部分是女性,所以成了女性的負擔。救助小動物和照顧小動物的大部分是女性這個結論不知道是從何而來,是否有數據上的支撐也無從得知。但是女性救助流浪人員和在家照顧小動物是往往是出于她們的愛心,而不是負擔。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如果救助小動物和在家養小動物成為負擔,完全可以放棄這種生活,大可不必成為負擔。
? ? ? 男性和女性在性別上有區別,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有一定的不平等,而這種不平等不應該是以這樣的方式,這樣的思維方式得出。我們的生活是具體的,具體到每一件事上的時候,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都像這個微博大V一樣通過這種弱關系,毫無關聯的環節得出一個看似有道理的結論。那么只能將我們的生活帶入一潭死水。
? ? ? 這個例子可以用“過度解讀,牽強附會”來總結。這種“奇葩”的思維方式,相信很多人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問題所在。可是這種“過度解讀,牽強附會”的思維方式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它們偽裝成華麗的辭藻,成為某些網絡大V、知名人士的“雞湯”。稍不留神我們就可能會一口喝光,擦嘴的同時,毒素已經遍布我們的大腦。
? ? ? ? 前段時間網絡上一位名嘴就用“過度解讀、牽強附會”的方式得出了潘金蓮是林黛玉原型的結論。我們先來看看這位名嘴得出結論的過程:
? ? 《金瓶梅》中潘金蓮這個角色塑造得相當出彩,到《紅樓夢》里潘金蓮被“分解”成了兩個人物,“說話厲害、什么都敢說,潘金蓮外在的斗爭性被融進了王熙鳳這個角色,而她內在好多性格則被放到了林黛玉身上,比如她對維護自己尊嚴的堅定,甚至超過了愛情。即使在愛情面前,尊嚴也是最重要的,所以拼了命維護尊嚴”。
? ? 首先我們承認《金瓶梅》中潘金蓮這個角色塑造得確實很出彩。她說話厲害、什么都敢說,在《金瓶梅》中也多有描寫。可是這種描寫,在很多小說中都有體現,況且說話厲害、什么都敢說的人也很多,這樣被解讀成是王熙鳳的原型,并沒有典型性。
? ? 其次,只要是個人多少都有些尊嚴,尤其在物質文化相當豐富的今天,更為明顯,并不是某個人的特性。況且在《金瓶梅》中潘金蓮被描寫成的其實是一個比較沒有尊嚴的女人。
? ? ? 即便我們承認潘金蓮是一個拼命維護尊嚴的人,那么在《紅樓夢》里維護尊嚴的人遠遠不止林黛玉一個,鴛鴦、秦可卿、尤二姐等等可以說都是拼命維護尊嚴的人。如果因為潘金蓮拼命維護尊嚴是林黛玉的原型,那么她也應該是鴛鴦、秦可卿、尤二姐的原型了。我來過度解讀一下,《金瓶梅》是《紅樓夢》的原型。我想看官您會叫我到您面前,并且聲稱保證不打我。
? ? 這樣過度解讀、牽強附會的結論,網絡上有醍醐灌頂感覺的卻大有人在。有人替這位名嘴辯解道“人家是知名人士呢!如果這種思維模式是錯的,人家怎么做到知名人士的?”有學者對這種現象的解釋是“真正的大毒梟自己從不吸毒,卻讓千萬人吸毒,并且掙了大把吸毒者的錢。”人家把這種壞的思維方式悄悄的種到你的腦子里生根發芽,他把你賣了,你還在幫他數錢。
? ? ? 還有人說“潘金蓮的性格跟《紅樓夢》中的尤三姐很像,為什么他不說潘金蓮是尤三姐的原型,卻說成是林黛玉的原型。”拜托,您認為是尤三姐名氣大還是林黛玉名氣大?現在這個時代,一些網絡大V、知名人士本著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目的,故意將一些不相干的現象串聯在一起,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來博取眼球、吸引注意力,讓自己更加有名、有錢。你被他吸引注意力事小,如果被他在你的腦子里烙上了錯誤的思維方式,那不該窮的也要受窮了,本該成功的也只能以失敗告終了。
? ? ? “過度解讀、牽強附會”的思維方式也是有跡可循的。用一個理工科的方式可以總結出來。比如說有A(特殊現象)B(普遍現象,是為大眾普遍接受的觀點、現象)C(特殊現象)。“過度解讀、牽強附會”的思維模式就是A現象中有一個側面符合B的標準,C現象中有一個側面符合B的標準,所以A等于C。比如A(潘金蓮有尊嚴),B(是個人都有尊嚴),C(林黛玉有尊嚴),所以A等于C,潘金蓮是林黛玉的原型。當然這個公式也可以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A(社會上某些特殊的現象)B(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現象)C(社會上某些特殊的現象),因為A和C中的某個側面符合B的標準,所以出現A和C的現象都是由于B引起的。A(某個特定的時間和場合里,男孩子帶的是鯽魚,女孩子帶的是可觀賞的小魚。)C(某些特定的時間和場合下,男人在家不照顧動物,在外不照顧流浪的動物)B(男女性別不平等),因為A和C中男女表現出了一些差異,所以A和C都是由于B引起的。用文字表述出來就是,某些特殊的現象跟一般社會上大家認同的觀點之間只有相關性,卻不是因果關系,而通過“過度解讀、牽強附會”的方式變成的具有絕對的因果關系,并且將兩個不想干的現象通過這種方式畫上了等號。
? ? 很多人事情做不好就是因為思維方式有問題,因為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思路,決定了我們做事的方法,努力的方向。如果我們僅僅在一件事上思維方式有問題,那么失敗僅僅是一次,如果我們從小到大都沒有訓練出好的思維方式,那么影響我們的會是一生。